活条件还不好。
排行七、八、九、十的四位皇子,各有各的优点,不过综合水平照吴王殿下差远了。要是有自知之明的,跟吴王把关系打好,客客气气的,将来还能平平安安地当王爷。要是蹦跶得欢,有什么下场就不知道了。
舅甥俩就政治格局谈了一会儿,意见达成了一致,赌四皇子吴王上位。要是宣王有异动,长孙舅父要及时告知王家兄妹,再商量着处理。
两人说起大舅会不会调防的事,长孙大舅苦笑:“大舅当武将的,到哪里都行,无所谓。宣王殿下与大舅的交情还行,镇边这种事,合作的人要合眼缘。要是藩王与地方长官或军队将领合不来,边关马上就不稳定了。只要宣王父子不倒,就不会让大舅调走,我们之间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
王善一点点头,表示懂了。想了半天才道:“外公在安南大好,那边远离朝廷,又有大海阻隔,他们鞭长莫及。明珠建议,您的私产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秘密押运安南,在那边边找个有淡水有植被的荒岛,建设好。一部分留着防身,大舅在西北安稳自然好,万一没了立足之地,别管产业财帛,领家人速奔安南。实在要避世的时候,就上荒岛。”
长孙宇点头:“行,刚好明年要给你外公粮食的钱,得让人去一趟安南,就趁机多拿些资产存到安南去。”
王善一把之前绘的小北山建筑平面图拿和广平山庄示意图拿给大舅,让他参考一下,给军属们建几个村子安置。
王善一又专门提起,大舅应该派人把鸣沙山一带的石窟和佛像保护起来,让佛教的思想传扬下去。信佛的人还是一心向善的比较多,更便于团结周围有相同信仰的民族,有利于大舅统治陇右道偏南的军民。
陇右道再往西北方向,到安西和北庭一带,当地的部族信仰景教,比较团结。教义非常严格,对其他宗教有些抵触,遇有异动,只能打压,不必怀柔。
后来两人笑着又讨论起家事来,莫说那几个表弟该成家了,就连那些年龄大点的表侄儿们都到了能娶亲的年龄了。王善一赞成大舅的做法,树大了分枝,人多了分家。成家了就分出去,好好地过自己的小日子。
明珠又说起,过了年就准备回都城,到都城附近转道去金华,要购一大批树苗。两个小表弟既然有了参加春闱的资格,也别呆在陇右道了,全跟她去都城,到国子监进修几个月,等后年春天直接在都城参加进士考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长孙大舅不明所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