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江州市公安局那间略显逼仄的办公室内,惨白的灯光像是一层冰冷的霜,毫无保留地洒落在杂乱无章的桌面上。四周的墙壁因为年代久远,泛起淡淡的黄,墙皮有些地方已经微微翘起,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岁月的痕迹。桌面上堆满了各种文件、报告和照片,纸张的边缘因为频繁翻阅而变得毛糙。寂静如同一层厚重的幕布,沉甸甸地压在这个空间里,唯有程望翻阅纸张时发出的沙沙声,打破了这份令人窒息的安静。
他独自坐在桌前,微微前倾的身体像是一座雕塑,专注地凝视着面前摊开的宋雨珊的完整心理评估报告。这是心理侧写组连夜挑灯奋战制作出的详实档案,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从她童年成长经历到受害后的情绪发展轨迹,每一条线索都像是一根细细的丝线,交织出深层次的悲剧逻辑。
但即便如此——
“她也没有权利杀人。”程望轻声说道,声音低沉而坚定,在这寂静的办公室里幽幽回荡,仿佛穿越了层层迷雾,在墙壁间不断反射。他的语气中,既有对法律原则的坚守,又带着一丝对案件背后复杂人性的无奈。这声音,像是在对这份详尽的报告诉说,又像是在隔空与宋雨珊对话,甚至是向整个世界宣告他的立场。
他缓缓站起身,动作轻柔却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庄重。他伸出手,轻轻关上了案卷,那动作仿佛是在为一段沉重的故事合上了封面。接着,他又细心地将档案袋整理好,把袋口对齐,缓缓拉上拉链,像是在封存一段充满悲剧色彩的记忆。短暂的黑夜终将过去,而法律的天平,永远不会因为情感或情绪的干扰而倾斜。
就在这时,技术组的同事脚步匆匆地走进办公室,打破了这份凝重的寂静。同事的脸上带着严肃的神情,手中拿着一本略显破旧的本子,那是从宋雨珊的住处找到的手写日记本。
“队长,这个很关键。”同事将日记本递给程望。
宋雨珊几乎每日都在这本日记里记录着自己的生活与心情,其中不乏对赵瑾瑜深入的情感剖析、内心痛苦的挣扎,甚至还有案发前一天详细的计划草稿:
“她明天晚上会在画室独自创作——这是她固定的节奏。我知道密码锁,她教过我调颜料时的比例和方法,也教我如何把画布蒙在木架上。她还曾亲手告诉我:‘艺术,是一种控制。’好啊,那我就控制一次她。”
看到这段内容,程望的眼神瞬间变得更加凝重,他和同事们彼此交换了一下眼神。那眼神中,有对案件进展的关注,有对新证据重要性的确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