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土、混点汗,它反而认。”
赵环忽然想起自己的设计稿。每次给甲方汇报前,他都会把图纸修得毫无瑕疵,线条流畅,数据精准,可郭静第一次看见他随手画在餐巾纸上的草图时,却说“这张更像你的心跳”。那张纸上有咖啡渍,有被揉皱的折痕,甚至有半行被划掉的计算公式,却被她小心地压在了工作室的玻璃台板下。
“建筑图纸也一样。”他拿起那支钢笔,在硫酸纸上随意画了道弧线,墨水在纸面洇出毛边,“电脑绘制的矢量图永远精确,但手绘图的毛边里,藏着设计师的呼吸。”
郭静把土坯翻过来,背面竟也渗出淡淡的蓝,像透过皮肤看见的血管。“物质交换是双向的。”她用指腹摩挲着那片蓝,“墨水在进陶土,陶土的矿物质也在染墨水。你闻闻。”
他低头凑近时,闻到一股混合的气息——墨水的植物单宁香里,裹着陶土的土腥气,还有郭静指尖残留的松香(她下午在釉料里加了松节油)。这三种气味本该互相排斥,此刻却像被什么东西调和了,变成一种全新的、让人安心的味道,像雨后天晴的泥土晒着太阳,又像老书房里的墨香混着木质书架的气息。
“这就是物质交换的秘密。”郭静的指尖不经意间碰到他的手背,两人都顿了一下,却没人移开,“不只是你进我出,是变成彼此的一部分。”
实验进行到第四十七分钟时,那块陶土已经成了件奇特的作品。靛蓝、浅青、土黄在方寸之间交织,像幅抽象的星图,又像片被雨水浸润的土地。郭静用保鲜膜把它裹起来,说要等明天干透,看看最终会留下怎样的痕迹:“也许蓝会褪掉,也许会变成更深的灰,陶土总有自己的主意。”
赵环收拾钢笔时,发现笔帽内侧沾了点陶土末,靛蓝色的墨水里混着星点的赭黄。他没擦掉,反而旋紧笔帽,放进了随身的笔袋——那里面装着他获奖设计的绘图笔,装着和甲方谈判时用的签字笔,此刻多了点来自陶土的杂质,倒像是给理性的工具箱添了块柔软的衬垫。
工作室的风铃又响了,这次是因为郭静开了窗。晚风带着雨后的湿意涌进来,吹得台灯的光晕微微晃动,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时而重叠,时而分开,像那滴正在陶土里寻找路径的墨水。
“赵环,”她忽然说,“你说美术馆的穹顶,要不要留几个不规则的小孔?”
他愣了愣,随即明白她的意思。他设计的穹顶原本是完美的球形,每个采光孔都按星轨角度排列,可此刻他想起那片陶土上的渗透纹路,想起那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