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风,穿过工作室半开的百叶窗时,带着一种被切割过的锋利。赵环的指尖悬在绘图笔上方三毫米处,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瓷杯与桌面碰撞的轻响——不是清脆的叩击,而是带着某种粘稠的滞涩,像陶轮上即将成型的泥坯突然被外力扯出一道暗流。
他转过身时,郭静正半蹲在地板上,左手还维持着去扶杯子的姿势,右手捏着的那支软头铅笔滚落在一叠硫酸纸边缘。深褐色的液体正以杯底为圆心,在摊开的美术馆穹顶设计图上缓慢晕染,边缘先是呈现出清晰的锯齿状,如同他标注的穹顶承重梁投影,几秒钟后又漫漶成柔和的弧线,像她上周刚出窑的那只冰裂纹釉茶杯,在灯光下洇开的水痕。
“抱歉。”郭静的声音里裹着熬夜的沙哑,她伸手想去擦,被赵环轻轻攥住了手腕。她的指尖还带着陶土的微涩,指甲缝里嵌着一点青灰色的釉料粉末,是下午调试新配方时沾上的。
“别动。”他的拇指擦过她手背上溅到的一点咖啡渍,触感温热,“会破坏边界。”
郭静顺着他的目光低头看去。那片污渍已经在图纸中央占据了约莫两个手掌大小的区域,最深处接近熟褐色,像她陶艺工作室里常年煨着的窑火核心,往外渐次褪成赭石、土黄,最边缘甚至泛出一点不易察觉的灰蓝,恰如赵环在设计说明里标注的“黄昏时刻穹顶玻璃的折射光谱”。更巧的是,渍痕的左侧有一道自然形成的留白,形状竟与他手绘的星轨运行示意图上,北斗七星的勺柄弧度几乎重合。
“像不像……”郭静忽然轻声说,指尖悬在半空不敢落下,“去年在宜兴看到的那片龙窑遗址?你记得吗?暴雨过后,窑床积水里漂着的那些窑渣,在夕阳下就是这个颜色。”
赵环没有立刻回答。他的目光正沿着渍痕的边缘缓慢移动,像在用BIM软件做碰撞检测。图纸上,穹顶的钢结构网格线被咖啡液浸透后,变成更深的蓝黑色,与渍痕的暖色调形成奇妙的对抗。在第三象限的位置,一道细长的咖啡流痕恰好穿过他计算好的应力集中点,那道线的斜率是1:1.618,黄金分割。
“是斐波那契螺旋的变体。”他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一种刚从抽象思维里抽离出来的微哑,“你看这里——”他的铅笔尖点在渍痕最外沿的一道凸起上,“从原点到这个顶点的距离,除以相邻两个波峰的间距,约等于0.618。”
郭静凑得更近了些,发梢扫过图纸边缘,带起一点细微的气流,让未干的渍痕边缘微微颤抖。她闻到赵环身上的气息,是隔夜咖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