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馆里响起杯碟碰撞的轻响。赵环看着郭静笔记本上那句"星子坠入春水",忽然意识到,他们刚才的对话,本身就是一场平仄对仗的实验——他用建筑术语的"结构理性"为平声,她以陶艺语言的"手工感性"为仄声,而那句偶然重合的诗句,正是让两者共鸣的韵脚。
他伸手拿起她的钢笔,在"星子坠入春水"旁边添了一句:"光的轨迹与泥的记忆在此相遇。"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与隔壁桌陶轮转动的幻听重叠在一起——后来他才知道,咖啡馆隔壁果然有间小小的陶艺教室。
"你这是用建筑的逻辑给诗做结构分析?"郭静看着新添的句子,眼里闪过一丝狡黠,"就像在诗句里加了承重柱?"
"不,是给星子找一个落点,给春水添一道堤岸。"赵环放下笔,指尖无意间碰到她的手腕,那里有着常年接触陶土留下的薄茧,温度比他的掌心略低,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熨帖感,"就像你说的,让无形的东西拥有可见的温度。"
服务员来续咖啡时,看到两人中间的餐巾纸上画着星图,笔记本上的诗句旁多了建筑般的批注,糖罐倒下的痕迹被钢笔勾勒成流动的釉色纹路。这场景像一幅未完成的拼贴画,理性与感性的碎片在此刻的雨光中,悄然完成了第一次对仗。
郭静忽然合上笔记本,从帆布包里取出一个小巧的粗陶茶杯,杯口呈不规则的波浪形,釉色是深浅不一的蓝,像沉淀的夜空。"上次在你工作室看到你的设计稿,"她把茶杯推给他,"杯底有东西。"
赵环翻转茶杯,在粗糙的陶胎底部,果然看到一个极小的刻字——"水"。笔画是用陶针刻的,带着手工特有的微颤,却又隐隐遵循着某种几何美感,像极了他画在图纸角落的标高符号。
"你怎么知道......"他想起自己确实在那张画着"星子坠入春水"的设计稿上,用铅笔淡淡描了个水的意象符号。
"不知道。"郭静低头搅着咖啡,睫毛在眼睑下投下细碎的阴影,"就像不知道为什么会在纸边写下那句诗。大概是......当星子想坠入春水时,春水也刚好在那里等着。"
雨彻底停了,阳光穿透云层,在咖啡馆的玻璃上折射出彩虹。赵环握着那个粗陶茶杯,杯壁的温度正慢慢与他的掌心同化。他忽然明白,所谓灵肉共鸣,或许就像此刻杯底的那个"水"字——既是理性的符号,也是感性的印记,是用陶针刻进泥土的诗,也是用钢笔写在图纸上的歌。
而他们的平仄对仗实验,才刚刚开始在生活的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