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那句话:“陶土不是材料,是手的延伸器官。”
驱车前往画廊的路上,赵环打开车载电台,正巧播放着古典钢琴曲。音符流淌间,他想起前几日在办公室的意外——计算穹顶结构时,因一个小数点的失误,竟得出了更优美的空间曲线。那一刻,他忽然意识到,或许有些完美,恰恰藏在理性计算之外的“失误”里。
郭静坐在出租车后排,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街景。三天前的那个夜晚,她在窑炉前构思新作品,陶轮突然失控,甩出的泥坯轨迹竟与记忆中的星子坠落路径完全一致。她将那段弧线记录下来,打算融入下一个系列。这种奇妙的巧合,让她不禁相信,冥冥之中自有某种力量在牵引。
画廊门前,霓虹灯牌闪烁着“星夜之约”的字样。赵环停好车,深吸一口气,将邀请函塞进西装内袋。他注意到画廊落地窗前摆放着几尊陶艺作品,其中一尊陶罐的造型让他心头一颤——那流畅的弧线,分明与他设计的美术馆穹顶如出一辙。
郭静抱着作品集下车时,夜风掀起她的长发。她下意识拢了拢围巾,目光扫过画廊外墙的宣传海报,突然定住。海报中央的那幅星夜图,与她三年前创作的一幅作品惊人相似,尤其是画面右下角那抹星子坠入春水的轨迹,简直像是出自同一双手。
两人几乎同时踏入画廊。赵环的目光被展厅中央的雕塑吸引,那是由碎陶片拼贴而成的星空,每一片碎片都带着独特的熔痕,仿佛承载着不同的故事。他走近细看,发现雕塑底座刻着一行小字:“给未来能读懂泥土的人。”
郭静站在一幅油画前,指尖轻轻拂过画布。这是一幅描绘春夜星空的作品,画面左下角的签名让她心跳漏了一拍——赵环,与邀请函上建筑设计师的名字一模一样。她转身,目光穿过人群,恰好与同样在寻找的赵环四目相对。
时间仿佛在此刻凝固。赵环注意到郭静的袖口沾着几点陶土,像是不经意间留下的艺术印记;而郭静则发现,赵环的眼神里有着与她相似的探寻与期待,如同两个在迷宫中寻找出口的旅人,终于在转角处相遇。
“赵先生?”郭静率先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郭小姐。”赵环微笑,伸手从内袋取出邀请函,“我是来……看你的作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郭静的目光落在邀请函上,又抬眼望向赵环:“我也看过你的设计稿。”她从包里拿出笔记本,翻到画满星子的那一页,“上周在公园,我看到有人在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