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钟可能是一天里唯一能晒到太阳的时间。”
甲方代表冷笑一声:“赵工是学建筑的,还是学社会学的?”旁边的项目经理捅了捅赵环的胳膊,低声说:“差不多行了,别跟钱过不去。”但赵环的目光落在模型里那个用陶土捏的老人雕像上——那是他昨晚加班时随手捏的,陶土表面还留着指纹的温度。
午休时,赵环躲进楼梯间给大学同学打电话。“你还记得我们毕业设计那个‘会呼吸的墙’吗?”他踢着楼梯扶手,铁锈簌簌落在鞋面上,“现在甲方让我把墙拆了,改成储物柜。”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传来翻动图纸的沙沙声。“我这边有个开发商,”同学忽然说,“要在顶楼建空中墓园,你要不要来设计‘会呼吸的墓碑’?”两人同时笑起来,笑声在楼梯间里撞出空洞的回响。赵环挂了电话,看见窗外有只麻雀正停在空调外机上,阳光透过防护网的缝隙,在它羽毛上投下星点状的光斑。
下午的修改会上,赵环带来了新的方案——他把走廊弧度缩小了 0.3 米,但在尽头增加了一个玻璃金字塔天窗。“这样日照时间只减少 12 分钟,”他指着新的分析图,“而且阳光通过棱镜会分解成光谱,像……”他想说“像星子坠入春水”,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改成“像自然的光影艺术”。
甲方代表盯着天窗的造价表:“这玩意儿比储物柜贵三倍。”赵环深吸一口气,从包里掏出一叠打印纸:“这是市老年病医院的研究报告,充足日照能降低 23% 的骨质疏松发生率。”他顿了顿,补充道,“如果算长远的医疗成本,这个天窗其实更划算。”
会议室里响起窸窸窣窣的翻纸声。赵环看着窗外的天空,云层正在聚集,像被揉皱的棉絮。他想起父亲的钢尺,想起老祠堂的苔藓,想起自己偷偷在图纸角落画的陶土块——那些带着指纹的弧线,此刻仿佛都化作了天窗的结构线条。
“行吧,”甲方代表终于合上文件夹,“天窗可以做,但走廊弧度必须按我们的要求改。”他站起身,西装袖口蹭到了赵环的模型,那个陶土老人被碰倒在地,摔成了两半。赵环弯腰去捡,发现断裂处的陶土颜色更深,像藏着什么秘密。
下班后,赵环没有回家,而是去了城南的旧书市场。他在一个卖建筑期刊的摊位前停下,摊主是个戴老花镜的老头,正在用陶土修补一本破损的《营造法式》。“这书角缺了块,”老头头也不抬,“得用老泥补,新泥没记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