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更好的利用引力波?还是我的观察探测能力有限,没有发现到他们更好的利用引力波的蛛丝马迹?
\n
如果是他们科技水平有限,无法更好的应用引力波,那没什么好说的;如果是因为我的探测能力问题,那么,我之前有关废弃试验场的推测,只怕就没有我估计的这样简单了——中微子束线就可连接如此多种群生物的思维,那么,优于中微子束线的引力波,只怕可以跨维度连接思维了——这个试验场所试验的,可能不止是在某一维度内连接生物思维,而是用不同介质分层级的,将二维、三维、四维等等更多的维度生物思维连接起来,形成出一个多维生态网;在这个大生态网中,中微子束线连接覆盖到的,只是一个次一级的生态小网——这又不由让我再次去琢磨此星球的结构了,在一个跨维连接的生态大网中,星球表面的这层硅化物晶层,只是也不仅是作显示屏用,说不定还是一个二维生态环境,里面繁衍只有二维感知能力的微生物……
\n
当然,这一切推断,凭我现有的观察探测,是没有足够的证据去加以证明的,我也没有太多时间耗在这里,去穷加探究,只能让该推测停留在推测阶段了。
\n
好了,我也到了该离开这里的时候了,离开之前,按照我的趣味,在如此有意思的地方,我自然也得留点有意思的东西在上面,顺便也好把部分史诗残页留置于此——我留下了部分携带的动物细胞组织培养液,将以前收集到的召唤之花种子植入培养液中,让培养液在育出血肉性质的组织器官后,可以成为召唤之花生长所需的养料,然后,我通过加密的方式,将部分史诗残页的信息储存在召唤之花中,而解密的方式,则是需要将召唤之花成长到成熟的第二形态!最后,我还撒了一些种子在纠缠端口与培养液所在地之间的路上,未来如果有人能来到这里收集史诗残页,就会踩到这部分召唤之花的种子,如此,这部分召唤之花的种子就有机会受到血肉滋养,成长到第一形态,给后来者引路!
\n
也许,后来者会好奇,我为什么偏偏将召唤之花作为有意思的东西留在这里,而不是选择别的——如果他们了解了召唤之花的特性,又与之去对比了硅化物晶层的特性后,就不会有这个疑惑了,相反,会觉得召唤之花留在这里恰到好处——我留下的动物细胞组织培养液,是一个动物细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