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里拿出几本书来,放到苏澈怀里,指着里面的一些文字介绍了起来。
\n
“事实上,‘民族大融合’这称呼,还是国党最早提出的,网友要骂,也该去骂国党。”
\n
国党?
\n
简直刷新三观!
\n
听得苏澈都是一愣,更懒得翻书,撒娇要林牧讲给她听。
\n
林牧笑道:“在清末时期,因为当时浓重的‘反清情绪’,当时的‘五胡乱华’,一点都没有掩饰。在1904年夏曾佑编写的第一套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甚至还引用了古书中,西晋灭亡惨状的史料!
\n
而在民国成立之后,你也知道,那时候讲究个‘五族共和’,对于‘五胡乱华’,就越来越多的强调积极作用了,比如说191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学教科书当中,对于“五胡乱华”的评价,就有了类似现在‘公知精英’般的不同:
\n
就形式上言之,小部分良不免破坏;而就精神上言之,则大部分皆大受刺激、大受感触而相为抟相为化合。于是五族之发达,又增进一步。凡吾国民,对前历史,当感先民铸成伟大民族之劳,而思所以光大者也。”
\n
温暖的阳光下,四个躺椅上,红颜知已懒洋洋地听着林牧讲故事,旁边一只熊猫懒散地啃着竹子,闲散的气氛,引得旁边的小黑狗不时甩着尾巴,把头趴在前爪上,打着哈欠。
\n
林牧坐在小板凳上,换苏桃花的腿放到自己腿上轻轻捏着,如同讲着一段最普通不过的历史:
\n
“当然了,这一时期,两种观点并架齐驱,也没有哪边的侧重。
\n
而当国党上台后,其提出了‘中国只有一个中华民族,少数民族是汉族的宗支’的理论,历史书中‘五胡乱华’对中国的破坏,就越来越成为一种禁忌,回避民族矛盾,热情洋溢地歌颂,自然也就成了主流。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