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子家园,有缘艺海。
——题记
岭南的六月,阳光像被揉碎的金箔,洋洋洒洒地铺在幼儿园的塑胶操场上。黄细娜站在教室门口,看着孩子们嬉笑打闹,汗珠顺着鬓角滑落,浸湿了浅蓝色的教师制服领口。她抬手擦汗的瞬间,忽然想起昨日写的那首《夏至》,“时分夏至昼偏长,灼灼骄阳暑气强”,此刻的景象,不正是诗句里的真实写照?
黄细娜自小就与文字有着不解之缘。在广东的小乡村里长大,她的童年没有精致的绘本,却有外婆讲述的古老传说,有田间地头随风摇曳的野花,还有夏夜漫天闪烁的繁星。那些充满生命力的自然景象,在她小小的心里埋下了文学的种子。每当她用文字将这些感受记录下来时,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在那里,她可以尽情抒发情感,描绘心中的美好。
成为幼儿教师后,黄细娜的生活变得忙碌而充实。每天清晨,她要迎接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带着他们唱歌、画画、做游戏;午后,在孩子们午睡的间隙,她才能抽出一点时间,坐在办公桌前,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感悟。有时是孩子们天真无邪的话语,有时是校园里悄然绽放的花朵,这些都成为了她诗歌创作的灵感源泉。
一个闷热的午后,孩子们都进入了甜甜的梦乡。黄细娜轻手轻脚地走到窗边,望着园子里那片小小的荷塘。荷叶挨挨挤挤,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粉色的荷花在其间亭亭玉立。她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菱莲窈窕满池塘”的诗句,于是赶紧拿出笔记本,将这个画面和心中的感受记录下来。就在这时,园长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细娜,又在写你的诗呢?”黄细娜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合上笔记本:“是啊,看到这美景,忍不住就想写下来。”园长笑着说:“其实挺好的,你能把对生活的热爱传递给孩子们,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
园长的话给了黄细娜很大的鼓励。她开始尝试将诗歌融入到教学中,教孩子们朗读简单的古诗,给他们讲述诗词背后的故事。在一次语言课上,她以自己写的《夏至》为蓝本,给孩子们描绘了夏日的热闹景象。她生动地描述着“蛙鸣连鼓声无尽,蝉躁高枝语欲狂”的画面,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和兴奋的光芒。一个叫小宇的孩子举手问道:“老师,青蛙真的会像打鼓一样叫吗?”黄细娜笑着说:“当然啦,等放学以后,老师带你们去听听看!”
放学时分,黄细娜带着孩子们来到幼儿园附近的小池塘边。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泛起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