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高邮
好天气好风光
烈士孙子明纪念塔前
诗人敬仰上甘岭战役中的英雄
爱国英雄保家卫国
用生命撰写信仰
五月的高邮
心情畅快
去野外一游
采写民间风情
麦田金黄
村庄搬迁
从贫民区到社区改建
这是对烈士的纪念
用烈士的名字重新命名
鲜血的代价人生的崇尚
五月的高邮
诗人有妻子陪伴
在扬州采写人间大美
爱家爱国艺术绽放
英雄的精神红色信仰
激励后人把英雄精神火炬传递
2025年5月23日记录生活而作
——题记
五月的晨风裹挟着麦浪的清香,轻轻拂过高邮甘垛镇的每一寸土地。诗人冰阳站在窗前,望着远处金黄的麦海与蓝天白云相接,孙子明烈士的故事在他心中激荡起层层波澜。身旁的妻子轻轻将外套披在他肩上,两人对视一眼,无需言语,便已决定即刻启程,去追寻这位英雄的足迹,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这个五月重新鲜活。
1928年,在江苏省高邮市平胜乡袁家村(今甘垛镇)一间破旧的茅草屋内,孙子明呱呱坠地。命运似乎从一开始就给这个孩子布满了荆棘——幼年时,父亲因病离世,家中的顶梁柱轰然倒塌。年仅7岁的孙子明,不得不跟着母亲四处奔波,替人家做短工维持生计。炎炎烈日下,他小小的身影在田间地头忙碌,稚嫩的双手被农具磨出血泡;寒风凛冽中,母子俩蜷缩在地主家的屋檐下,冻得瑟瑟发抖。但这些苦难没有压垮他,反而在他心中种下了反抗压迫、改变命运的种子,更孕育出对这片土地和人民深深的眷恋。
1949年5月,新中国成立前夕,时代的浪潮席卷而来。年仅21岁的孙子明,怀着对新生活的憧憬和保家卫国的壮志,毅然决然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里严明的纪律、战友间真挚的情谊,让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次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当朝鲜战争的消息传来,他主动请缨,在请战书上写道:“国家有难,吾辈当冲锋在前!绝不能让战火蔓延到我们的家园!”
1951年7月,孙子明告别了家乡的亲人,跟随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踏上了抗美援朝的征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