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我被聘为《热风》杂志社特约记者结识了诗友岚岚。在情感世界里收获了乡土纯真友谊……
——题记
1998 年的春天,阳光如同碎金般洒落在大地上,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新绿的清新。对我而言,这个春天意义非凡,因为我幸运地被聘为《热风》杂志社的特约记者。这份工作于我,不仅是谋生的途径,更是打开文学世界大门的一把钥匙,是结识众多文学同好、探索未知文学领域的绝佳契机。
《热风》杂志社坐落在城市的一隅,那是一栋略显古朴却充满文艺气息的建筑。踏入杂志社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走廊两侧挂满的优秀文学作品海报和作者简介。办公室里,编辑们忙碌地穿梭于书架和办公桌之间,手中捧着厚厚的稿件,眼神中透露出对文字的专注与热爱。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浓厚的文学氛围,让我这个初来乍到的新人既兴奋又紧张。
我被安排在一个靠窗的位置,桌上堆满了各种文学杂志和待处理的稿件。初入杂志社的日子,我沉浸在阅读和学习中,努力适应这里的工作节奏。我仔细研读每一篇稿件,分析其写作风格、主题和表达手法,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向同事们请教。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熟悉了杂志社的工作流程,也对文学创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次,杂志社组织了一场关于诗歌创作与发展的研讨会。会议室里座无虚席,来自不同领域的诗人、学者和文学爱好者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诗歌的魅力与未来。我坐在角落里,认真聆听着每一位嘉宾的发言,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他们的观点和见解。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白色棉布裙的女子走上了讲台。她留着一头乌黑的长发,眼神清澈而坚定,手中拿着一本淡黄色封面的诗集。她就是岚岚,一个名字如同她的诗歌一样充满诗意的女子。岚岚微微清了清嗓子,开始了她的发言。
“诗歌,是心灵的歌唱,是情感的寄托。而对于我来说,黄土地就是我诗歌创作的源泉。”岚岚的声音清脆而悠扬,仿佛山间的清泉流淌在每个人的心头。“那片广袤无垠的黄土地,承载着我的童年、我的梦想和我的思念。它的每一道沟壑、每一株草木,都蕴含着无尽的故事和情感。”
她的话语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我,因为我也是在农村长大,对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那些关于田野、村庄和乡亲们的记忆,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岚岚,听她继续讲述着黄土地的故事。
“在黄土地上,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