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沉水香的气息被一种无形的凝重所取代。
空气仿佛凝固,唯有烛火在铜灯中轻微摇曳,将几位重臣的身影长长投映在光洁的金砖地上。
户部尚书林如海、工部尚书宋景文、以及被紧急召回的钦差大臣毕自严,肃立于紫檀御案之前。
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在皇帝手中那份《商税厘革条陈》上,又或是悄然掠过侍立御案侧前方、身着月白宫装、沉静如水的淑妃甄沐瑶。
贾琮端坐龙椅,冕旒已除,玄色常服衬得他眉宇间帝威深重。
他将条陈轻轻置于案上,指尖敲击着光滑的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打破了沉寂。
“三位爱卿,淑妃此策,朕已详阅。”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切中时弊,思虑深远,实乃开源节流、充盈国库、肃清吏治之良方。
“今日召卿等前来,便是要议定推行之策,并预判其中阻难。毕卿,你整饬吏治,行走四方,所见最真,且先说说,此策若行,最大阻力何在?”
毕自严须发皆白,面容清癯,一双老眼却锐利如鹰。他上前一步,拱手沉声道。
“陛下圣明,淑妃娘娘此策,老臣拜读,亦深为叹服。然,其阻力之大,恐超乎想象。首要之难,在于‘人’!”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条陈上“裁撤冗税名目”、“统一税率”、“设立独立稽查司”等条目,声音愈发凝重。
“其一,地方胥吏、税吏盘根错节。现行税制名目繁多,征缴混乱,正为其上下其手、敲诈勒索、中饱私囊提供了沃土。”
“娘娘此策化繁为简,统一税率,推行印花税票,无异于断其财路!此辈人数众多,遍布州府县衙,乃地头蛇也。新政推行,彼等必阳奉阴违,或曲解政令,或消极怠工,甚至暗中煽动商户抵制,制造混乱,以图新政夭折,复其旧利!”
“其二,地方大员及朝中关联势力。”
毕自严的目光变得深邃,“税制混乱,受益者岂止胥吏?地方藩镇、豪强、乃至朝中某些与地方利益勾连甚深者,亦借混乱税制,或庇护亲族商贾偷漏税款,或直接参与分肥。”
“娘娘所提之‘商誉评级’、‘稽查司独立行使职权’,直指其庇护网核心。彼等位高权重,能量巨大,新政若动其根本,其反扑之势,恐如惊涛骇浪!轻则上疏攻讦新政‘苛政扰民’、‘与民争利’,重则……恐暗中串联,阻挠政令下达,甚至以地方动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