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陛下,诸公所虑,皆有道理。然,天生以为,此刻开仓赈济流民,非妇人之仁,实乃伐唐诛心之利刃,固本培元之良策!”
他环视群臣,目光锐利:
“其一,民心如水。李唐失德,以‘陶钱’易民骨,以‘铁荒’绝民生,已失关中人心!我大隋开仓放粮,活其残喘,此乃昭彰天理,彰显仁德!流民今日受我一粥一饭,他日便是传唱我仁政、瓦解李唐根基的万千喉舌!此消彼长,胜十万雄兵!”
“其二,流民之中,或有奸细。然,因噎废食,智者不为!我寒衣阁朱雀部、察省御史,非是摆设!严加甄别,明察秋毫,奸细无所遁形!岂能因一二宵小,弃万千嗷嗷待哺之民于不顾?!”
“其三,军粮储备,杜衡尚书自有筹划,玄武部亦有屯田新粮将熟。洛阳仓廪丰实,拨出部分赈济,于北伐大局,无碍根本!且…”
林天生语气陡然加重,带着一种悲悯与力量交织的决绝:
“这些流民,今日是唐民,明日便可为我隋民!他们有力气,有手艺,有对李唐的切齿之仇!与其任其饿死荒野或为敌所用,不如以工代赈,化流民为劳力,修葺城防,疏浚河道,转运粮秣!此乃一举多得,变废为宝!”
一番话,掷地有声,将“仁政”与“战略”完美结合。杨昭眼中光芒亮起,他强撑着病体,缓缓站起,声音虽弱却异常坚定:
“林卿…所言…深合朕心!传旨…”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
“即日开放洛阳含嘉仓、回洛仓!于洛阳四门及流民聚集处,广设粥棚!凡流民,不问出身,不计前嫌,皆可凭籍(无籍者登记造册)领粥!每日两餐,稠粥管饱!此乃大隋天子,怜尔等受李唐苛政之苦,赐尔活命之机!”
“另,着户部、工部、玄武部,即刻拟定‘工赈’章程,招募流民青壮,参与洛阳城防加固、运河清淤等务!按工计酬,日结粟米或铜钱!使其有力自活,有家可盼!”
“陛下圣明!” 崔敦礼等心怀仁念的官员激动跪拜。
郑元璹等反对者虽面色不豫,但圣意已决,且林天生理由充分,只得悻悻然领旨。
圣旨如春风,瞬间传遍洛阳内外。
当第一缕炊烟从洛阳城头新设的巨大粥棚升起,当那浓郁的小米粥香弥漫在流民聚集的荒野时,死寂的绝望被打破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开…开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