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船,把咱们的‘货’,给杜总管备好!”
寒衣阁庞大的战争机器早已悄然运转。针对杜伏威可能的劫掠,四象阁的预判与布局,如同精密咬合的齿轮。
江淮腹地,杜伏威的老巢历阳城内。
“醉仙居”的掌柜(朱雀部“酒雀”)不动声色地将一张写着“货已入淮,三日后过老鳖湾”的纸条,塞进了一坛送往总管府的特酿封泥中。
杜伏威最宠信的小妾“玉夫人”在枕边娇声细语:“大王,奴家听说寒衣阁运盐的船队可肥了…那杜衡亲自押送,好大的排场呢…要是能…”
杜伏威水军副统领的亲兵在赌坊“无意”间输光了钱,向袍泽抱怨:“娘的!听说寒衣狗运盐要从老鳖湾过?那可是一大块肥肉!可惜上头没动静,不然老子非去捞一把!”
三条线,精准地将“杜衡押盐”、“船队规模”、“老鳖湾路线”及“杜伏威的贪婪”串联起来,如同无形的丝线,牵引着杜伏威走向预设的陷阱。
“镇海鳌”巨大的底舱内,灯火通明。数十名玄武部最核心的工坊匠人正在紧张操作。
堆积如山的官盐麻包被拆开。匠人们动作飞快,将品相上乘、雪白晶莹的优质官盐小心地分装进特制的、内衬油纸的厚实麻袋中,堆放在船舱一角。
占总量七成的粗盐,则被倾倒入巨大的木槽中。匠人们戴着特制的面罩和手套,将大量研磨得极其细腻的巴豆粉、强力泻药“番泻叶”粉末,以及少量无色无味、遇水会产生微量刺鼻气体的特制矿石粉,均匀地搅拌进去!最后,再将这些混合了“佐料”的盐重新装袋、封口。麻包外观与普通盐包毫无二致,只是重量略轻。
每袋“毒盐”的封口麻绳上,都极其隐秘地捻入了一根极细的红色丝线。
杜衡亲自监督着这一切,眼神冰冷:“杜伏威不是想要盐吗?本座就送他一份‘大礼’!管够!管饱!让他江淮军,好好‘通畅通畅’!”
老鳖湾,形如其名。宽阔的淮水在此处陡然收紧,河道被一片巨大的、形如老鳖的沙洲分割成数条蜿蜒狭窄、水流湍急的岔道。两岸芦苇密如高墙,遮天蔽日,岔道口更是水情复杂,暗流汹涌。
寒衣阁庞大的盐船队,在“镇海鳌”的带领下,缓缓驶入这片险地。速度明显放慢,高大的楼船和笨重的漕船在狭窄的河道中显得有些笨拙。护航的“虎牙”战船警惕地散开队形,弩窗开启,强弩上弦,士卒紧握兵器,目光如炬地扫视着芦苇丛深处。
本小章还未完,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