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架无人机突然升空,在夜空拼出旋转的元宵、跳跃的玉兔,最后定格成"元宵快乐"的光字,人群爆发出惊呼。
欧风琳看得跺脚,陈伟突然蹲下身:"上来,我驮你看。"她趴在他背上,发绳上的铃铛蹭着他围巾,远处无人机的光映在他眼镜片上,碎成星星点点。黄诗雅举起手机录像,镜头里欧风琳的笑脸和空中灯影叠在一起,陈伟的耳朵红得比灯笼还亮。
放河灯时,欧风琳接过莲花灯,电子烛火在冰面上投下小光圈。"许了什么愿?"陈伟凑在她耳边问,呵出的白气拂过她耳廓。她把灯推出去,看着它漂向远处:"不告诉你,说出来就不灵了。"其实她许愿时,偷偷看了眼陈伟——他正盯着河面,睫毛在灯笼光下投出扇形阴影。
四、胡同茶馆:炭炉边的时光褶皱
从后海出来时,寒风卷着茶香飘来。胡同深处的茶馆里,八仙桌上架着炭炉,铁架上烤着的正鼓起金黄泡泡。"李师傅的九曲红梅还是老味道。"奶奶给每人倒茶,茶汤在青瓷杯里漾开琥珀色。
爷爷翻开老相册,指着泛黄照片:"看,这是你奶奶二十岁在琉璃厂,手里攥的兔子灯跟琳琳现在的一模一样。"照片上的年轻女人梳着麻花辫,蓝布褂子洗得发白,却笑得比灯笼还亮。欧风琳摸着相纸,发现边角有奶奶后来补的绣线——她把褪色的灯影又描了遍。
陈伟用竹签串起翻烤:"要烤到外皮焦脆,里面流心才好吃。"他记得欧风琳去年说过,喜欢看糖体融化时的焦糖色。糖丝拉得老长,欧风琳伸手去接,却不小心蹭到他手背,两人同时缩回手,炭炉的火星"噼啪"炸开,惊飞了窗台上啄食的麻雀。
五、巷尾食摊:老北京的味觉密码
路过炒肝摊时,陈其旺买了四碗,蒜香混着酱香飘了满街。"尝尝,还是王大爷家的味儿。"他递给欧风琳的碗里多舀了块猪肝,知道她爱吃软糯的。欧风琳用勺子搅着稠汤,忽然想起小时候发烧,奶奶就是用这碗炒肝哄她吃药。
糖画摊前,陈伟让师傅画了只火箭。铜勺里的糖浆在石板上流淌,尾焰处还特意加了颗红宝石色的糖珠。"像不像你做的那个模型?"欧风琳举着糖火箭,灯光下能看见糖体里的气泡,像真的推进器在燃烧。陈伟咬了口"火箭头",糖浆粘在嘴角,被她笑着用纸巾擦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转角的糖葫芦摊前,爷爷买了串山楂的、一串橘子的。"尝尝这个橘子的,新口味。"他把红通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