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嚓--咔嚓--咔嚓!”
“哗啦...!”
一棵又一棵竹子随着柴刀的挥动逐一倒地。
中午吃了烤鱼大餐后又经过充分午休,霍哲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挥起柴刀都更有力气了,不用一分钟就能砍下一棵碗口粗的竹子,不到十分钟的时间,砍下的竹子已经倒满了地面。
这次砍下来的竹子数量,就目前而言。足以满足霍哲后续的各项计划所需了。
砍完后,把所有的竹子都拖到山林外的空地晒干。
接下来就得继续准备冶炼炉制作的前期准备工作。
现在烧制木炭所需的枯木已经准备就绪,等晚上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烧制木炭。
接下来还需寻找适于冶炼炉制作的泥土以及作为搅拌辅助剂的淡水。
直接用海水搅拌制作冶炼炉泥土不是不可以。民间古法建造土房子时,搅拌泥土时还会专门添加一定比例的盐巴,以增强泥土的粘结性,增强墙体的紧密性,提高坚固程度。某些特定情况下,还能提高炉壁的耐高温性能。
按霍哲个人的经验推测,类似黄泥土这种土性应该会比较适于作为冶炼炉的制作原料。
黄泥土是以前农村家庭盖夯土土房子的主要原材料。
夯土土房子的墙体都是通过专门用木板制的筑墙模板来固定和塑形泥土。
在建造夯土土房子时,人们将黄泥土、石灰、砂子、稻草按一定比例一起搅拌均匀后填入到筑墙模板内,然后再用工具夯实。待泥土干燥后拆除筑墙模板,就形成了坚固的土墙。
为了增强墙壁的牢固性,夯土墙每升高30公分左右,就在土墙中间放入竹篾。这些竹篾的功能就如同现代建筑中的 “钢筋”一样。
黄泥土目前还没有眉目。
庇护所周边的土壤都已经探查过,发现都是沙质土。
沙质土颗粒较大且松散,缺乏粘性和凝聚力的土壤性质,并不适合拿来做冶炼炉。
从地质学角度上分析,是此地过于靠近海边,经过海浪千万年的不冲击以及海水的侵蚀分选作用,使得较细的颗粒如黏土等被带走,而较大颗粒的沙子则在海边堆积。
针对这种情况,霍哲只能把自己求学时期所学的地理知识拿出来运用。
首先,尽量远离海岸线。一般来说,离海岸线越远,受到海浪冲击和海水侵蚀、分选的影响就越小,沙质土存在的概率也就越低。随着距离的增加,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