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用古法熬制海盐。
所产出的盐,由太平民团商部进行收购,收购价为:本年度大米或小米或麦子一斤同等的价格。
由商部安排全国各个县,每个县以招标的办法,选出一个食盐经销商,精盐全国统一零售价:每斤精盐价格,不得超过当地大米、小米、麦子同期两斤的价格。
对于路途遥远或者行路艰难的地区,商部会给予经销商一定的补贴。
但是盐价,必须稳定在同等重量不得超过当地粮价的两倍!
若超出这个价格,本地县令和食盐经销商,抄家灭族!
这是底线!”
听着杨平对食盐的规划,在场众人立刻在心中做了计算——
东汉的粮价,在汉明帝时期达到最低,折合一下,一斤谷子大概就两文钱。
而杨平已经将打下的土地,全部平分给治下百姓,如此,有个五六年时间,全国的粮价将会降到低于汉明帝时期,
也就是说,到时全国各地的盐价就会控制在四文钱以内!
天呐,这是个什么水平?!
而且,杨都督明确表示,会将晒制海盐的操作流程公之于众,所有人都可以来海边租赁土地、晒制海盐。
而晒制海盐,产量如此之大,即便是以东汉巅峰时期的5000万人来算,一个人一年消耗不过10斤,共计需要也不过5亿斤食盐。
目前这个实验性质的海盐场,只有1000多亩盐田计算,一年便可以获得超过100万斤食盐,只需要500个这样的实验场,就可以满足整个大汉食盐的需要。
而大汉沿海各县,至少能开垦出一万个这样的实验场,食盐产量会达到供大于求的要求。
而且杨都督又给各地制定了食盐最高价,这样一来,走私盐根本就没有利润,从此以后,私盐贩子这个勾当,就可以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杨都督让全国百姓吃得起精致的食盐,这是多大的功德?!
故而,一群人稍微沉默片刻,便纷纷对着杨平躬身行大礼道:“都督英明!当万世流芳!”
杨平倒没什么得意,毕竟,他在21世纪,就一直吃的是低价精盐。
示意众人起身,杨平就带着他们,陪同盐场的负责人,一项项地观看晒制海盐的每一道工序。
可以说,晒制海盐没有任何难度,需要的,也仅仅是保护好晒盐的工人。
众人就见:被杨平派来充当技术指导人员的后勤兵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