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佃户、奴仆分田地的政策。
若任其发展下去,甚至不用他派兵来攻,我等手下那些奴婢们。便会斩了我等头颅送去杨平之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杨平此策也非无可破解。
我家公子在杨平处待了将近三个多月,琢磨出一点方针。”
荀彧也不吊这些人的胃口,倒是先夸了他们一下:
“诸位皆是高智之士。我家公子言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此语,应用于黔首、奴仆身上,便是拥有田地、屋舍、妻、子;
用于我等世家大族身上,便是控制手下之地、管理治下之民,一如周天子分封天下。
天下各地,由一级级诸侯、士大夫分治管理。如此,若治下有暴乱,则无须等候上级命令,便可及时剿灭;
同时,天子有诏,各诸侯便能迅速尽起家中之兵,合力应战。”
说白了,荀彧说的这些,归根结底:无非是承认世家大族、地主豪强对其所占地盘的控制权,给予名义,让其成为实质上一个个联邦小国,类似于春秋时期那种百国林立的局面。
不过话说,这种诸侯分国治理的方法,确实是对付农民起义最好的办法——比如说整个欧洲历史上,还真没有什么像样的农民起义:
因为一个个小领主,对领地内拥有绝对的生杀控制之权,有那么点造反的苗头,这些家伙们是真的宁错杀、勿放过!
不像中国,自秦始皇中央大一统政权形成以后,地方官吏全是流官,遇事还要走流程,或者是要考虑自己头顶乌纱帽,总是会给造反者,提供一定的前期扩充时间。
荀彧说完,堂中的谋士们看着荀彧,那就跟看亲爹一样:“哎呀,荀文若真不愧是我世家大族的代言人呐!”
袁绍看向荀彧的眼光就变了——按照你荀文若的说法,我也就只是一个大一点的地主豪强,瞬间就会被堂中这些高洁之士给架空了,就如同东周时期的周天子一样!
但荀彧还有话说。
只见荀彧忍着腿部的不适,起身对着袁绍行了一礼,说道:“我家公子自知短时间内,无法抵抗杨平太平民团的进攻,故而在我出发之前,
已经传令大河以南兖州的世家豪强,许他们自主选举辖区内县、乡官吏,令他们自行在县、乡之内组建义军,协助兖州刺史府守备黄河以北地区。
同时,我家公子已令兖州黄河以南地区的所有郡兵、豪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