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杨平的军队出战,不论其他,单论死后祭祀,也足以使将士们阵前不惧死亡,端的可怕!"
曹昂这次回来,急切地想将他在杨平治下的所见所闻告知曹操,好让其父亲研究出对策来抗衡杨平。
于是继续说道:"孩儿负责的礼部,不仅仅是管祭祀阵亡将士,最主要的还是教化百姓……"
随后,曹昂将杨平强制让治下儿童识字,在各个乡开办夜校,拿出粮食等物资作为鼓励。
同时用尽各种手段让治下百姓背《千字文》,宣传的就是:每天背诵三遍《千字文》便可延年益寿。
最后,曹昂总结道:"总之,杨平用尽一切手段,要让治下百姓,无论男女老幼全部都要识字。
孩儿担任礼部司正这三个月来,原汝南郡近百万人,有将近一半的人,先后在各乡中小学开办的夜间识字班,进行学习过。
当然,大部分人都是为了晚上的那一碗强身健骨粉(虫粉)。
但不可否认,杨平曾经说过的那句话是很有道理的——这片土地上的人大部分人,都是有天赋的,只是没有机会!
这些在夜校学习的普通农夫,甚至以前是地主豪强家的佃户、奴仆,其中确有天分的,仅仅月余时间,便能学完整个《千字文》。
父亲您也知道,日常交流的文字,有1000个常用字,基本就够用了。
而这些学通文字的人,就立刻被太平民团委任以小官、小吏,这就更激起太平民团治下民众的学习欲望。
孩儿跟父亲说这些,不是为了夸赞杨平功绩,而是想告诉父亲,杨平治下,根本就无需和地主豪强、世家大族合作。
他自己就能成批量的培养基层的官吏,能够轻松地运转起他所占据的地盘。"
曹操听了,感慨中带着一丝无奈,对曹昂说道:"子修,如果能抛开其他因素不谈,为父也愿意像杨平一样,让治下百姓都如此学习。
即便是咱曹家一天只吃一顿饭,为父也愿意像杨平一样,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基层官吏,摆脱世家大族、地主豪强的掣肘。
但这是不可能的!
正如你所说,杨平在汝南郡之所以能如此放手施为,那是他将所有的地主豪强一锅给端了,没有这些人的掣肘,他杨平就可以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这就是曹操的无奈了——正如曹昂所说的,杨平的汝南郡推广教育,是因为杨平没有掣肘的势力。
曹昂没说的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