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上热气腾腾,酒香四溢,众人在这热烈氛围中推杯换盏。我趁着这份浓浓的醉意,心一横,将想和水军合作运石炭的事儿缓缓向阮督尉道出。
阮督尉正举着酒杯,听到我的话,动作微微顿住,目光从酒杯转移到我身上。他脸上带着几分酒后的红晕,眼神却依旧透着平日里的锐利。
我心中有些忐忑,毕竟这事儿重大,生怕他当场拒绝。然而阮督尉听完,不假思索,猛地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随后重重把酒杯搁在桌上,发出清脆声响。
他哈哈大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声音洪亮地说:“此事甚好!咱们水军一直寻求新的营生,运石炭这事儿大有可为啊!” 他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合作后的美好前景。
我一听,心中大喜,原本悬着的心瞬间落了地。忙又给他斟满一杯酒,感激道:“阮督尉如此爽快,那这合作之事就仰仗您啦!”
阮督尉端起酒杯,与我碰杯,“好说!大家都是为了这一方发展,有这般好事,自然要齐心协力!” 说罢,我们再次畅快地喝了起来,酒桌上的气氛愈发热烈,仿佛这合作已经板上钉钉,未来一片光明。
经过一番商讨,石炭运送的相关事宜终于谈妥了。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进展,使得接下来的工作变得相对轻松许多。
按照计划,大哥的士兵们将从明天开始前往钱司丞的煤场,他们的任务是对石炭进行筛选,用我在铁匠铺定制的木边铁筛网将其中的碎石炭挑选出来。这些碎石炭将被装入袋子,而经过筛选后的碳粉则会被重新堆放至一旁。
与此同时,当水军将石炭运回沈家村码头时,村里的沈氏家族会挑选出合适的男女,让他们一同返回,负责制作煤球。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充分利用人力,还能确保煤球的制作保密性和稳定的质量。
整个流程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通过合理的安排和分工,相信这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
沈家村在二哥的精心操持下,如我所愿地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建筑工程。根据我提供的详细图纸和独特创意,他们要建造四个头尾相连的卧龙砖窑。
这可不是普通的砖窑,而是对宋朝时期特有的瓷窑进行复古还原。首先,在山脚处有丰富窑泥的地方,工人们按照瓷窑的形状,小心翼翼地将窑泥挖掘出来,再用添加了铁矿石粉,石灰粉和河沙特制的砖坯码放垒砌成砖窑内壁,垒砌窑炉和炉膛,再经过一番精雕细琢,建造出一个足以容纳一万块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