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挣扎着沉入远山轮廓之后,曳影镇便迅速被浓郁的夜色所吞噬。墨水河畔,零星的篝火被次第点燃,跳动的火光在微寒的夜风中摇曳,将河岸边影影绰绰的人群映照得忽明忽暗。空气中依然残留着白日里“驱晦草”燃烧后那股呛人的焦糊与奇异香料混合的气味,此刻又添上了河水特有的微腥和湿冷的泥土芬芳。
镇民们陆续从镇子各处向河岸聚集,他们大多沉默不语,手中捧着各式各样、用手边材料扎成的简陋“追忆浮舟”或“引路微光”。有些是几片干燥的树皮用草绳捆扎,上面插着一小截涂了动物油脂的灯芯;有些则是用发黄的硬纸壳糊成的歪歪扭扭的小船,里面放着一块颜色黯淡的发光苔藓;还有些孩子,则捧着仅仅是一块被擦拭干净的白色小石子,也算是对逝者的一份心意。他们的脸上,大多带着一种经历过苦难后的麻木与肃穆,但也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浑浊的眼眸中闪烁着难以掩饰的哀伤,每走一步都显得格外沉重。
卡琳在阿姆瑞齐镇长略显浮夸的“盛情陪同”下,被安排在河岸边一处临时搭建的、铺着粗糙兽皮的木台之上。这里地势略高,视野开阔,能将整个河岸的景象尽收眼底,却也像一个被精心布置的笼子,让她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周围若有若无的视线之中。两名镇长的亲信,如同忠实的猎犬般守在木台两侧,名义上是“保护贵客安全,并随时为大人讲解仪式细节”。
“卡琳大人,您看,我们曳影镇的‘溯源灯’仪式,虽然比不上首都的盛大庆典,但这份对逝者的敬意,对安宁的期盼,却是半点不掺假的。”阿姆瑞齐站在卡琳身旁,指着河岸边逐渐汇聚的人群,语气中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感慨与自豪,仿佛眼前这幅景象,全是他励精图治的功劳。
卡琳微微颔首,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的人群:“镇长大人有心了。在这艰难时世,能有这样一份寄托哀思、祈求平安的习俗,确实难能可贵。”她的话语听不出任何情绪,像一块被河水冲刷多年的鹅卵石,圆润而不起波澜。
仪式的开始并没有繁琐的宣告。当夜空中星光初现,河对岸山林的轮廓彻底融入黑暗之际,一位由镇长指定的“祭司”——正是白天在“净土火祭”中领头吟诵的那位穿着古怪服饰的镇长远亲——走上河边一块临时堆砌的石台。他手中拿着一个用兽骨和黑色羽毛装饰的长杖,杖头悬挂着几个发出“沙沙”声响的干瘪果壳。
他扬起长杖,用一种拖长了,带着哭腔的语调,开始念诵一段冗长而模糊的悼词。内容无非是些对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