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正立在船头,江风卷起玄色锦袍的下摆,广通渠的粼粼波光映着他眼底的锐意。
身后五名妻妾环抱着三个幼子,最小的孩子被乳母抱着,懵懂地望着父亲吟诵诗句的背影。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哈哈哈哈哈……”
毛骧带着十名锦衣亲军如影随形,腰刀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看似单薄的护卫阵容,却因"英王亲卫"四字,让沿途州府官员不敢有丝毫怠慢。
"大人,江州府派人送来五百精壮士卒。"亲卫队长将调令呈上来时,朱文正正在研磨写家书。
墨迹在宣纸上晕开,他抬眼望向江面新添的战船,嘴角泛起苦笑——自出长安,每过一州,旧部便以"护送"为名增派人手。
起初不过百十人,行至中游,船队规模已浩浩荡荡,连航道都要特意疏通。
暮色降临时,船队停靠宿州码头。
码头上突然响起整齐的脚步声,千余名铁甲军列队迎接,领头将领竟是当年在洪都保卫战中受他救命之恩的参将。
"末将愿随英王赴汤蹈火!"将领单膝跪地,身后士兵齐声高呼,声浪惊起江面群鸥。
朱文正亲手将他扶起,却婉拒了增兵请求:"陛下命我拓荒东荒,非兴兵扰民。"
然而拒绝声抵不过旧部的赤诚。过鄱阳湖时,当地卫所偷偷将三百艘粮船编入船队。
入浙江沿海,二十艘福船悄然跟在舰队尾翼。待行至泉州港,毛骧清点人数,护卫已达八千之众,各色军旗在港湾里招展,不知情者还以为是皇帝出巡。
船队一路东行,出运河,至汪洋大海,行至小流求,只见艨艟巨舰横亘于前,如同上古巨鲸。
"父亲!"一声清越的呼喊穿透海风。
台湾海峡的暮色里,庞大的舰队如黑色巨兽般横亘海面,旗舰上"晋"字大旗猎猎作响。
朱赞煊身着亲王蟒袍立在船头,腰间玉带与甲板上的仪仗金瓜交相辉映。
他三步并作两步登上父亲的座船,扑通一声跪在甲板上,乌发扫过朱文正的靴面:"孩儿不孝,让父亲受委屈了!"
舱室内,父子二人对坐饮酒。
朱赞煊望着父亲鬓角,眼眶泛红:"长安那群迂腐文臣,竟将拓荒大业说成流放!孩儿麾下十万水师,只需三日便可兵临城下......"
话音未落,朱文正的酒杯重重磕在案上:"住口!你当这天下是谁的天下?"
烛火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