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的梅雨季,雨丝像扯不断的银线,斜斜地织着。岐仁堂的青石板路被润得油亮,门楣上"岐仁堂"三个鎏金大字,在雨雾中透着温润的光。七十岁的岐大夫坐在梨花木诊台前,手里摩挲着一本泛黄的《灵枢经》,书页间夹着的夏枯草标本还带着去年的清香。他鼻梁上架着老花镜,镜片后的眼睛却清亮如秋水,望闻问切间,总能从纷繁的症状里揪出失眠的症结。
一、彻夜难眠的程序员
"岐叔,您给瞧瞧,我这眼睛快成熊猫眼了。"二十出头的小张掀开门帘走进来,身上还带着网吧的烟味和咖啡香。他是附近科技园区的程序员,三个月前开始失眠,起初是凌晨两三点才能睡着,后来干脆整宿睁着眼睛数天花板的纹路。
岐大夫示意他坐下,指尖搭上他的寸关尺。指下的脉象滑而数,像雨打荷叶般急促:"舌尖红,苔黄腻,这是痰热扰心啊。"他翻开小张的眼睑,"眼白泛黄,浊气上蒸;再伸舌头看看,舌尖红点密布,心火都快烧到嗓子眼了。"
小张挠挠头:"您说得真准!我每天晚上躺床上,脑子就跟跑程序似的,代码一行行在眼前飘。越想睡越精神,胸口还闷得慌,早上起来嘴里又苦又黏。"
岐大夫取过纸笔,一边写脉案一边解释:"《灵枢·邪客》里说,'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蹻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你这是长期熬夜,阳气浮在外面收不回来。就像家里的大门没关严,巡逻的卫兵整夜在外头转悠,屋里的人怎么能安生?"
他指着窗外的芭蕉:"你看这芭蕉,白天舒展叶片承接阳气,夜里就该收拢歇息。你倒好,白天耗伤津液,夜里还让阳气浮在外面,时间长了,痰热内生,就像锅里的水烧干了还在猛火煮,能不烦躁失眠吗?"
小张急道:"那您快给我开点药!我试过褪黑素、安神茶,都不管用。"
"别急。"岐大夫提笔开方,"治这病得'决渎壅塞,经络大通'。半夏得阴而生,能把在外的阳气引回阴分,就像给迷路的卫兵引路;夏枯草秉纯阳之气,能收摄浮散的阳气,好比吹响收兵的号角。这两味药一引一收,阴阳自然相交。"
他写下药方:姜半夏12克,夏枯草15克,黄连6克,竹茹9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黄连苦寒,能清心里的火;竹茹甘寒,能化胃里的痰。《伤寒论》说'胃不和则卧不安',你这失眠根源在胃热上扰,得把中焦的痰火清了,阳气才能顺顺当当地入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