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婶听着,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大夫,我这手脚也怪,夏天摸着凉凉的,冬天倒烫得睡不着觉,这是咋回事?"
"这叫'阴阳不交'。"岐大夫指着窗外的雨,"你看这天,地上是雨水(阴),天上是云气(阳),阴阳要能转换才好。你这中土虚了,阴不能升,阳不能降,就像井水打不上来,锅里的水烧不开。"他拿起桂枝,"这桂枝能引阳入阴,就像把云气变成雨;芍药能引阴出阳,就像把井水抽到地面。"
药熬好时,张婶看着碗里的药汤,犹豫地问:"这里面放了那么多糖,我喝了会不会更渴?"
"你试试就知道了。"岐大夫示意她喝下。张婶小口抿了一口,眼睛忽然亮了:"哎?这药喝着甜,可嗓子里反倒不那么干了,像有股水润润的流下去。"
"这就是甘能生津的道理。"岐大夫笑着说,"《黄帝内经》说'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这饴糖的甜味,不是让你嘴里甜,是让脾胃里的'土'甜起来,土肥了,才能长出水来。"他从药柜里取出些麦冬,"你回去用这个泡水喝,别多放,三五颗就行,辅佐着汤药养阴气。"
临走时,张婶非要把石榴留下:"这石榴是我特意给您留的,籽多,像人丁兴旺的样子。"岐大夫收下石榴,从抽屉里拿出个小布包:"这里面是些炒白术,你每天煮水当茶喝,白术能健脾燥湿,就像给你的'旱田'松松土。"
一个月后,张婶又来复诊,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不少,嘴唇也变得红润。"大夫,我现在不那么渴了,昨天炖了只老母鸡,居然能吃下大半碗。"她笑着说,"我那小儿子都说,妈妈的嘴唇不像以前那样脱皮了。"
岐大夫看着她的舌头,上面已经长出薄薄一层白苔,像早春的嫩芽:"你看,这土是不是开始变润了?脾胃好了,阴阳就能转起来,就像这秋天,阳气慢慢收,阴气渐渐长,万物才能归根。"
四、转书少年的秘密:王浩的胃与笔
霜降那天,岐仁堂的门口积了层薄霜,像撒了层白糖。小林正在扫雪,忽然听见身后传来清脆的转笔声,回头一看,是个背着书包的少年,正用指尖转着一支钢笔,笔在他指尖飞速旋转,像个银色的陀螺。
"王浩?你怎么来了?"小林认出他是半年前来看胃病的那个初中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少年笑着举起手里的保温杯:"我来谢谢岐爷爷,您看我现在转笔能转三分钟了!"他掀开保温杯,里面是褐色的药渣,"这是最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