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羊肉'暖中补虚,补中益气',最能补你亏损的阳气。"刘阿姨记下了,临走时又回头:"岐大夫,我这病能好利索吗?我还想跟老姐妹们去喝早茶呢。"
"能。"岐大夫的声音很笃定,"但得慢慢来,就像给快熄灭的炭火添柴,得一点点加,急不得。您以前教学生,不也得循序渐进吗?"刘阿姨笑了,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像秋阳下的菊花。
一周后,老张带了个年轻人来,是他同事小王,二十多岁,瘦得像根豆芽菜,眼下有淡淡的青黑。"岐大夫,小王也跟我一样,'阳'过后总口渴,还总觉得累,送快递爬三楼都喘。"小王不好意思地说:"晚上还老起夜,一晚上得去四五趟厕所,白天精神差,好几次送错地址。"
岐大夫诊脉时,发现他脉象浮而无力,像风中的纸鸢。"你这是年轻,阳气耗得快也恢复得快,但不能大意。"他看着小王手腕上的智能手表,"是不是总熬夜打游戏?"小王脸一红:"偶尔玩到一两点。"
"《伤寒论》说'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你这是少阴不足。"岐大夫写下药方:"不用附子那么猛的,用淫羊藿10克,巴戟天10克,再加点山药20克、莲子15克健脾。"他叮嘱小王:"晚上十一点前必须睡,阳气要在子时潜藏,就像庄稼夜里要扎根,总不睡觉,根就扎不深。"
小王拿着药方,突然想起什么:"岐大夫,我妈给我寄了箱六味地黄丸,说补补肾,我能吃吗?"岐大夫摇摇头:"六味地黄丸是滋阴的,适合阴虚火旺的人,你这是阳虚,吃了就像给湿柴上泼水,更烧不起来。"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小包桂圆:"每天吃三颗,嚼烂了咽,比什么都强。"
转眼到了深秋,岭南的早晚有了凉意。老张又来了,这次是来送锦旗的,红底金字写着"妙手回春"。他比之前胖了些,脸色红润,说话底气足:"岐大夫,我现在一天喝两杯水就够了,晚上不起夜,上个月还评上了'快递之星'!"他掏出手机,翻出体检报告的照片(虽然岐大夫不看这个,但他想证明自己好了):"您看,那些箭头都正常了!"
岐大夫笑着收下锦旗:"不是我厉害,是你自己的阳气回来了。"他指着窗外,阳光穿过木棉树的叶子,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人就像这树,冬天看着枯枝败叶,其实根还活着,春天一到,照样发芽开花。阳气就是那树根的生命力,只要护住它,就啥病都不怕。"
正说着,刘阿姨和小王也来了。刘阿姨拎着个食盒:"岐大夫,我自己做的山药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