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通肌腠。你看这岭南的天气,地面总像刚泼过水,人的皮肉里也积着这种湿。苍术就像给皮肉开了排水口。"
张婶似懂非懂:"那半夏呢?我听说半夏有毒。"岐大夫笑了,眼角堆起皱纹:"法半夏是炮制过的,《伤寒论》里用它治'心下痞',能降逆化痰。孩子咳嗽有痰,就是气机不降,半夏能把这股逆气往下引。"
抓药的学徒小林在一旁称药,竹制药戥子晃悠悠的。岐大夫忽然想起什么,叮嘱道:"生姜要老的,去皮切片,和药同煎。记住,水开后再煎二十分钟,趁热喝,喝了盖被子捂汗,汗出透了就好了。"
张婶攥着药方要走,岐大夫叫住她:"别吃生冷,尤其不能喝冰饮。你家冰箱里的西瓜、酸奶,这两天都锁起来。"张婶连连点头,抱着药包冲进雨里,蓝布头巾很快被雨水打透。
两日后清晨,雨停了。张婶带着小敏又来了,这次孩子自己走着,脸色虽还有些苍白,但眼睛亮了。"岐叔,神了!"张婶嗓门洪亮,"第一剂药喝下去,后半夜就出汗了,衣服湿透两层,烧退了!"
岐大夫再诊脉,脉象缓和许多。"但昨晚又烧到三十七度八。"小敏小声说,"头还有点晕。"岐大夫点点头:"寒邪虽退,但阳气耗损,得再调调。"他改了方子,桂枝加到25克,生姜换成30克,把苍术换成白术:"白术比苍术性缓,能补脾气。你这孩子脾虚,《金匮要略》说'四季脾旺不受邪',脾气动了,邪气才站不住脚。"
又过三日,小敏来送药罐,手里提着一小袋荔枝。"岐叔,我好了!"她脸颊红润,声音清脆,"昨天去爬山,一点不累。"岐大夫看着她,想起《坎卦》里的话:"天施地润水才通",人就像这天地间的水,阳气流通了,自然生生不息。
二、写字楼里的失眠:潜阳封髓丹收浮火
入伏后,岐仁堂的客人多了起来。这天午后,诊室里进来个穿西装的年轻人,皮鞋锃亮,却掩不住眼底的青黑。他是附近写字楼的项目经理陈凯,三十出头,手里捏着个保温杯,里面泡着枸杞,水却没怎么动。
"岐大夫,"陈凯坐下时,西装裤膝盖处的褶皱晃了眼,"我失眠六年了。"他苦笑一声,解开衬衫最上面的扣子,"刚开始吃一片安眠药能睡五个小时,现在吃三片也只能眯两小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岐大夫搭脉时,注意到他手指在膝盖上无意识地敲着,像在赶项目进度。"白天头晕吗?"
"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