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秋雨里的抱膝童
连绵秋雨把青云巷的青石板泡得发亮,岐仁堂的铜铃在穿堂风里叮咚作响。午后掌灯时分,药柜前的戥子刚称完最后一味远志,门帘突然被撞开,带进来一团湿冷的水汽。只见个中年妇人背着个男孩,跌跌撞撞闯到堂中,男孩两条腿蜷着,右膝弯朝上,嘴里不住哼哼。
"岐大夫!快救救我家阿陆!"妇人话音未落,已急得落了泪。男孩名叫陆小山,刚满十一,此刻脸色潮红,额角烫得像火炭,右膝弯处高高肿起,裤管被脓水浸得透湿,散出股腥甜气。
岐大夫连忙挪开药碾子,让小山趴在竹榻上。解开裤带时,那膝后腘窝处红肿如馒头,范围足有巴掌大,中央皮色透亮,按之软软的,小山疼得直踢腿:"疼!像有火炭烫着!"
第一章:烫创复伤的痈疽根由
岐大夫先翻开小山眼皮,结膜红得像血染;再看舌苔,黄腻如腐乳,舌质绛红。搭脉时,寸口脉数得像鼓点,关脉尤其弦滑。"孩子这病,起于半月前的烫伤吧?"岐大夫用指腹轻按肿处,小山疼得浑身一颤。
妇人连忙点头:"可不是嘛!巷口修路铺沥青,他贪玩弄洒了一脚背,当时起了大泡,抹了獾油也没好利索。前日跟孩子打闹,又被竹竿戳了那烫伤处,当时就青了,谁想昨日就说膝盖后面疼,今儿就发起高热来,浑身还起了些红疙瘩..."
岐大夫指着小山腿上的风团样皮疹:"这是热毒入了血分。《内经》说'营气不从,逆于肉里,乃成痈肿',孩子先是沥青烫伤,热毒已侵入肌腠,再遭外伤,好比火上浇油,让经络里的气血淤堵了。这地方中医叫'委中',就像膝盖后的洼地,气血一淤,热毒就像雨水般聚在里头,化成了脓。"
他取来《外科精义》翻到"痈疽论":"你看这图,委中穴连通足太阳膀胱经,此经主一身之表,如今表邪入里,与内热搏结,就像柴房里堆了湿柴,闷久了自然生热化脓。孩子脉数苔黄,便是热盛的明证,浑身起疹,是热毒随血行散,外发于皮表。"
小山父亲搓着手问:"岐大夫,这可怎么治?在别处看时,说要开刀,孩子怕得直哭..."
"痈疽已成,脓熟当泄,"岐大夫收起医书,"就像河里淤了泥沙,总得开个口子放水。只是这委中部位特殊,下面便是筋脉,开刀需得讲究。"他走到药柜前,抽出装着二宝丹的青瓷罐,"先内服清热凉血的药,再切开排脓,用丹药提毒,保管孩子少遭罪。"
第二章:方药里的泻火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