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大用听得额头冒汗:"那我现在小便都快没了,是怎么回事?"
"这就是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了。"岐大夫站起身,走到诊室墙上挂着的《五脏六腑图》前,"脾土(脾胃)衰败,不能生肺金(肺),肺主一身之气,又能通调水道。肺气虚了,就像水库的闸门坏了,水液代谢失常,所以您自汗多(水往外漏),小便少(水排不出去)。而肺金虚弱,心火(心)就会趁机'欺负'它,所以午后发热(心火当令之时)。更严重的是,脾土衰败久了,会连累肾水(肾)——肾主水,现在肾的气化功能也失调了,所以小便彻底不通;肝木(肝)本来靠肾水滋养,现在水源不足,肝气就会郁结,所以两胁胀痛;心火没有肾水制约,就会灼烧脾胃(火不生土),所以吃东西不消化。"
他转过身,目光凝重:"您这不是简单的咳嗽发热,按《金匮要略》的说法,叫'肺痈'的前兆。现在五脏的生克链条已经断裂,就像多米诺骨牌,一倒全倒。当务之急,是赶紧培补脾胃这个'后天之本',再滋补肾水这个'先天之本',让五脏的气机重新运转起来。"
第三章:一碗参汤里的"生死时速"
岐大夫的处方很简单: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0g,炙甘草6g,熟地20g,山茱萸10g,山药15g,丹皮6g,泽泻6g,茯苓6g——这是四君子汤合六味地黄丸的加减方。
"王先生,这药先吃三剂,每天一剂,文火慢煎,早晚温服。记住,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辛辣,每天晚上11点前必须睡,早上起来喝一杯温小米粥。"岐大夫特意叮嘱,"这药不是止咳药,也不是退热药,它是给您的五脏'修路'的,让气血津液能正常流通。"
王大用将信将疑地付了药钱,心里却犯嘀咕:之前吃了那么多猛药都没用,这几味平平淡淡的药能行吗?他想起上次那个大夫说他"痰热壅肺",家里还剩着几包清热化痰的颗粒,于是回家后自作主张,一边吃岐大夫的药,一边又冲了一包清热颗粒。
头两天似乎没什么变化,还是咳嗽吐痰,发热依旧。到了第三天下午,他突然咳出一大口脓痰,带着腥臭味,吓得他赶紧打电话给岐大夫。
"您是不是没听我的话,乱吃药了?"岐大夫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焦急。
王大用支支吾吾承认了。岐大夫叹了口气:"您这是把最后一线生机都掐断了!肺痈已成,脓痰就是肺叶溃烂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