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顺五年,到了忍无可忍的时候,皇帝和李贤才开始办这件事。
当然,在没有张佳木的情形下,魄力有限,能力也有限,再说,也是不愿往死里得罪人,武官的工资又不归文官管,何必这么着急上火?结果皇帝顾问,首辅出力,但实际效果不佳。
终明亡国,也没有把这件事给解决掉。
到是成化年间的传奉官真正触犯了文官的地盘,众官大怒,孝宗一即位时,就把所有的传奉官给罢光了,包括一些真正有本事的工匠,以传奉得官,也算是皇帝赏识他的才能,文官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律罢光。
然后就只能以经史子集的八股文得官,天下乌鸦一般黑,死气沉沉。
“我和太保的意思……”李贤咳了一声,帮着同僚化解了一下尴尬,然后便正色道:“在京武官,以卓异、优良、中平、中下、下下分做五等,最上等的,自然留京供职,还能升官,评二等的,留京亦可,调入边军禁军亦可。评在三等或四等的,在京入厢军,地方入禁军也可,入厢军也可。评为最下等的,则一律沙汰,免官夺职为民。”
这么一说,在场的人都是一震。
下这般狠手,倒也真的是大魄力!
要知道,武官集团虽然被压,但毕竟这还是天顺年间,勋戚们还在,武官们还可以和文官平礼相见,要在百年之后,武官被文官彻底打死,工部管器械,兵部管升迁,户部管钱粮,反正没武官自己什么事,一品武官向四品巡抚叩头,一品武官向七品巡按叩头,就算是一品总兵,七品知县也一样能分庭抗礼,武官地位到这种地步,也就没什么心气和文官抗争了。
可这是天顺年间,武官们势力犹存,几万武官是皇帝向来用私房养着,宠坏了的,这般动起手来,眼前的人,可能真吃得住劲?(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