牍中精准地抽出一卷,那是少府关于各地官营制陶作坊、皮革作坊、盐铁工坊产能的汇总。
“传少府令章邯。”嬴政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不过片刻,一身深色官袍、气质精干沉稳的少府令章邯便疾步入内,躬身行礼:“臣章邯,参见大王!”
“章邯,”嬴政的目光如同鹰隼般锁住他,“寡人问你,少府所属,关中及三川(原韩地)、河东(原魏地)各郡官营制陶坊,全力开火,昼夜不息,一月之内,可烧制出多少标准陶瓮(用于储运粮食的容器)?”
章邯显然早有腹稿,略一思索,立刻回答:“禀大王,若征调所有窑工,配给充足薪柴黏土,一月内可制标准容五斗陶瓮……不下五十万件!” 这是个惊人的产能,足见秦国官营手工业体系的庞大与高效。
“善。”嬴政微微颔首,又抽出一卷,“皮革坊呢?可熟制多少牛皮、制作多少革囊(用于运水、保护粮袋)?”
“全力赶制,一月可得坚韧牛皮五万张,制革囊二十万具!”章邯回答得毫不犹豫。
“盐铁工坊,全力打造加固牛车车轴、轮毂所需之铁件,修补车辆所需之工具,可能供得上四十万民夫转运所需之损耗?”嬴政的问题如同连珠炮,每一个都直指后勤保障的核心细节。
“臣必竭尽全力!已命各坊大匠集中图样,统一制式,日夜督造!铁料优先保障,确保车轴坚固,轮毂耐用!”章邯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军人的利落。
嬴政的目光最后落在田禄身上:“田禄。”
“臣在!”
“即刻以廷尉府(掌管司法刑狱)名义,行文关东各郡,尤其是新附之韩魏故地!征调民夫,非仅凭郡县摊派!颁行‘输粟拜爵令’!”嬴政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权与激励,“凡黔首(平民百姓)自愿输粟千石至敖仓或指定前线粮台者,赐爵一级!凡商贾巨室,输粟万石者,赐爵两级,并免其家族部分赋税徭役!此令,务必晓谕郡县,张榜乡里,直达闾左(平民聚居区)!”
“输粟拜爵令?!”田禄和姚贾眼中同时爆发出惊愕与明悟的光芒!这是将商鞅变法以来“利出一孔”、“奖励耕战”的国策,运用到了后勤保障的极致!用实实在在的爵位和赋税减免,刺激民间力量,尤其是那些囤积了大量粮食的地主和巨商,主动将粮食输送出来!这无疑是解决庞大粮食需求的一剂猛药!它绕开了单纯依靠国家强制力征调的效率瓶颈,将国家需求与个人利益直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