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开一小片墨迹:“回大王,按最保守估算,需征发健壮民夫……不下四十万人!其中半数需专职转运粮秣辎重,另需大量人手沿途修桥铺路、护卫粮道、照料牲畜、伐木取薪……”四十万民夫!这又是一个足以让任何主政者头皮发麻的数字。这意味着要抽空秦国腹地多少郡县的青壮劳力?田地谁来耕种?赋税如何保证?这四十万人本身的口粮消耗,又将是一个叠加在十万石之上的沉重负担!
“四十万……”嬴政低声重复了一遍,目光转向悬挂的巨幅舆图。他的视线并未停留在淮水前线,而是沿着蜿蜒的驰道、水道,一路回溯,扫过关中沃野,掠过刚刚平定的韩魏故地,最终落在黄河与鸿沟交汇处那片用朱砂重点圈出的区域——敖仓(今河南荥阳东北,秦代着名的大型国家粮仓)。敖仓,依山(敖山)傍水(黄河、鸿沟),控扼东西南北水陆转运之咽喉,是秦国经略关东最重要的物资储备与转运枢纽,其仓城规模宏大,储粮之巨,号称“积粟如丘山”。
“敖仓存粮,尚余几何?”嬴政的目光锐利如刀,直刺田禄。
田禄连忙翻动手中另一卷简牍,语速飞快:“回大王,敖仓存粮,经去岁赈灾、今岁支应伐魏大军及关东郡县官吏俸禄,现存……现存约三百二十万石!”这个数字听起来依旧庞大,但对比每日十万石、每月三百万石的恐怖消耗,其捉襟见肘之势已昭然若揭!三百二十万石,仅够六十万大军支撑一个月出头!而伐楚之战,按王翦稳扎稳打的方略,绝非数月可竟全功!
“关中各仓呢?”嬴政追问,声音依旧平稳。
“关中太仓(咸阳附近的国家总粮仓)、栎阳仓、陈仓等,存粮合计约……二百八十万石。”田禄的声音越来越低。关中是秦国的根基,这些存粮是维系国本的最后保障,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可轻易动用。而且,将关中的粮食千里迢迢运往淮水前线,其损耗和人力消耗,又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静室中陷入了更深的死寂。只有更漏滴水声,冰冷地提醒着时间的流逝和资源的紧迫。每日十万石,四十万民夫,近六百万石的存粮面对一场可能旷日持久的大战……这如同一座无形的大山,沉沉地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姚贾的眉头拧成了疙瘩,田禄捧着竹简的手微微发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嬴政的目光重新落回御案上堆积的竹简。他并未被这庞大的数字吓倒,那双深邃的眼中,反而掠过一丝更加冷静、更加专注的光芒。他伸出修长的手指,从堆积的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