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参手持农具,惊恐地看着倒在血泊中的父亲,农具上的磁石纹路与鼎内的刑具遥相呼应,仿佛是对孝道与律法冲突的无声质问。李斯挥动磁石,将铜钺吸出鼎外,钺身带起的油浪漫过《孝经》的灰烬,在青砖上蚀出"诬母刖趾"的案卷。案中,一位儒生为了争夺家产,竟诬告继母行巫蛊之术,导致她遭受刖刑。画面中,继母无助地蜷缩在狱中,眼神中充满了绝望,而儒生则在堂前得意地清点着家产,这一幕令人不寒而栗。
墨翟见状,引地宫的汞流浇入鼎中。银白色的汞液如同一条冰冷的巨蛇,瞬间吞没了肉刑具,在鼎腹凝成新刑具"城旦舂"的范模。这些范模线条简洁,却充满了机械的冷酷感,仿佛是为了高效地制造劳动力而设计。就在此时,鼎耳突然断裂,掉出一卷裹着鱼胶的儒生联名血书。血书上,儒生们的手印鲜红如血,每一个手印都代表着一位为礼法献身的志士,他们的名字被磁石粉末写成,却在汞液的侵蚀下渐渐模糊。
阿房宫基址上,寒风呼啸,沙尘漫天,仿佛是天地在为即将到来的文化浩劫悲鸣。李斯面无表情,将儒典投入熊熊烈火,火焰瞬间升腾,照亮了整个天空。当《孟子》竹简化为灰烬时,火焰突然化作一条赤色巨龙,张牙舞爪地扑向嬴政的冕旒。龙身周围,火焰翻滚,仿佛是无数儒家学者的冤魂在哀嚎,他们的竹简、他们的思想,都在这烈火中灰飞烟灭。
邹衍急忙撒出五色土,这五色土采自五岳之巅,蕴含着天地五行之力。土中突然钻出十二只戴着儒冠的蝗虫,它们的虫翼上布满磁石纹路,振动间竟振出"焚书坑儒"的预言。这些蝗虫在火焰中飞舞,每一次振翅都发出刺耳的声响,仿佛是在为即将消失的文明唱挽歌。蝗虫的触须上还挂着未燃尽的竹简残片,上面的文字在火光中忽明忽暗。
嬴政面色阴沉,割破手掌,将鲜血沥入鼎中。鲜血与铜汁交融,在高温中发出"滋滋"的声响,渐渐凝结成"以吏为师"四个大字。字体刚劲有力,每一笔都滴着鲜血,仿佛是用变法者的生命写就。突然,鼎内传来一声巨响,半卷未焚的《尚书》飞溅而出。简上"民惟邦本"的字样被朱砂圈改,充满了暴戾之气,仿佛是对民本思想的践踏。简片嵌入磁石础柱时,柱面上竟显出扶苏拾简诵读的剪影。少年扶苏面容清秀,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然而,当他的身影触碰到石柱的瞬间,础石上突然裂出"沙丘"的地貌图,仿佛预示着这位仁厚的皇子将在沙丘迎来命运的转折。础石裂缝中还渗出细小的磁砂,在月光下闪烁,如同未干的泪痕。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