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身的磁粉飞散而出,与铁屑重新组合。眨眼间,"八议"变成了"刑上大夫"的新律,字体棱角分明,如同出鞘的利剑,直指旧贵族的咽喉。就在此时,磁石案突然裂开一道缝隙,一卷屈子的《天问》残简飞出。简上"皇天集命,惟何戒之"的字迹遇血显赤,而这血,竟来自狱中自尽的韩非门客!鲜血顺着竹简流淌,在"戒之"二字上聚成血珠,仿佛是对这场变法的血泪控诉。
少府赎刑司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青铜秤前,儒生们将《仪礼》置于左盘,试图以礼义制衡律法。青铜秤杆上的星标泛着冷光,"恤刑"二字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有些模糊。然而,右盘的刑具突然变轻,秤杆上"恤刑"的星标处,坠下半卷齐帛书。帛书上,后胜收受秦贿的路线图清晰可见:从临淄的宫殿到咸阳的国库,一车车的黄金、一匣匣的珠玉,记录着齐国的腐败与秦国的阴谋。
淳于越心急如焚,狠下心来割下袍襟投入左盘,试图平衡秤杆。袍襟上的磁粉与秤星铁锈相遇,瞬间凝成孟轲"仁政"的箴言。那些文字如同一朵朵洁白的莲花,在血腥的刑具旁绽放,却显得格外脆弱。然而,李斯却命人引来渭水注入右盘。浑浊的水中,混着磁粉的蚁鼻钱缓缓浮现,这些钱币来自六国的废墟,每一枚都沾着战败者的血泪。钱币仿佛受到某种神秘力量的牵引,吸附在刑具上,使右盘逐渐下沉。秤杆上"重典"的星标突然射出一道光柱,光柱中,郑国渠畔私斗的刑徒们悲惨的遭遇一一展现:他们的家族跪在粮仓前,试图以粮食换取亲人的自由,粮车却被楚谍焚毁,熊熊烈火中,老人的哭声、孩子的尖叫与粮食的焦香混杂在一起,形成一曲悲壮的挽歌。
嬴政见状,怒不可遏,挥剑斩断秤杆。断杆插入地砖裂缝,一股透明的鱼胶缓缓渗出,显影出新律:"赎刑倍赃,以绝权贵"。这些文字在鱼胶中若隐若现,仿佛是从地底深处涌出的清泉,洗净了权贵们的贪婪,却也倒映出律法的严苛。
太庙之中,九鼎蒸腾着令人作呕的腥气,鼎内的沸水翻滚,烹煮着劓、刖、黥等残酷的肉刑具。铜钺、铁刀在沸水中沉浮,表面的锈迹被煮得剥落,露出下面狰狞的纹路。当刖足的铜钺浮出鼎面时,钺面上突然浮现出一幅孝子泣刑图:一位少年跪在刑场边,泪水滴落在父亲残缺的肢体上,手中的麻布沾满鲜血,背景是被夕阳染红的天空。淳于越悲愤交加,将《孝经》投入鼎中,高呼:"废肉刑,全人伦!"
竹简遇沸油瞬间爆裂,简内的磁粉腾空而起,凝成曾参耘瓜误斩父根的典故。画面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