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如今…”他没有说下去,意思却很明显。没有刘晔那玉石俱焚的决绝献祭,谁还能引动这沉寂的残鼎?
提到刘晔,诸葛亮的心猛地一揪,一股深切的悲痛涌上。子扬…他闭上眼,脑海中再次闪过君山祭坛上那化为光焰的背影。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情绪,声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事在人为。引动残鼎,未必…非需献祭不可。昔日荀公曾言,九鼎之力源于九州地脉、苍生愿力。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以另一种方式沟通…比如,以地脉精华滋养,以苍生祈愿为引…”
他看向邓义:“你立刻去安排两件事:第一,挑选精干、绝对忠诚的工匠,携带最精密的工具,进入府库地窖,对禹鼎、安南鼎进行最细致的勘测!记录每一道裂痕的走向、深浅!感受其内部是否还有能量流转的微弱痕迹!尤其是…与襄阳地脉可能存在的联系!” 他特意加重了最后一句。
“第二,以我的名义起草安民告示与祈愿祷文。通告荆襄各郡:凶兽已除,然汉中魔患未消,地脉隐忧仍在。号召所有百姓,于三日后的正午,无论身在何处,皆面朝巴陵方向,诚心祈愿山河永固,邪魔退散!将此番心意,汇聚于巴陵!”
邓义精神一振:“军师是想…聚万民愿力,尝试沟通残鼎?”
“尽人事,听天命。”诸葛亮目光深邃,“或许…这是唤醒沉寂神器的唯一希望。去吧,速速办理!”
“是!”邓义领命,匆匆而去。
帅府内再次安静下来。诸葛亮疲惫地靠回榻上,手指下意识地按向心口。那里,仿佛还残留着当日州牧府熔坑爆炸时,感受到的、源自刘晔最后一丝意识的不甘与牵挂。一个极其微弱、近乎荒谬的念头,在他疲惫而敏锐的脑海中一闪而过:子扬燃身时,最后一点意识星尘融入襄阳地脉精华…而襄阳地脉精华,曾跨越千里投入君山禹鼎…那点星尘…是否也…?
他猛地摇头,将这个过于虚妄的念头压下。眼下,魔巢威胁迫在眉睫,聚万民愿力沟通残鼎才是务实之举。
府库地窖,深藏地下,阴凉而肃穆。墙壁上镶嵌的几盏长明灯发出昏黄的光线,勉强照亮中央两尊被厚厚绒布覆盖的巨鼎轮廓。
邓义亲自带着三名须发皆白、眼神却异常专注明亮的老工匠(都是当年参与过玉玺碎片研究或霹雳车建造的核心匠师),小心翼翼地揭开了覆盖的绒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禹鼎与安南鼎静静地矗立在石台上。布满全身的蛛网状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