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不动各家私兵,皇城司、京营也按兵不动,就连东厂、锦衣卫都没啥大动作,一切照旧,跟平日里没啥两样,仿若平静的湖面。
也就是车马行、漕帮、镖局这些地方,平日里就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有些许动静也不惹人注目,探子们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不会平白无故去这些地方招惹是非,毕竟这些地儿的人,对陌生人的警惕性高得很,稍有风吹草动,就能察觉,仿若警觉的猎犬。
至于武器运输,更是做得滴水不漏。小件的武器,往布包里一塞,轻松带走,仿若藏宝贝;
皮甲穿在衣服里头,虽说有点鼓鼓囊囊,可旁人瞧着,只当是这人肚子大、油水足,壮实得很,压根儿不会起疑,仿若巧妙的伪装。
文武勋贵们前脚刚送走出城的队伍,后脚又火急火燎地奔向兵部领武器,一个个跟老鼠搬家似的,悄咪咪地筹备装备下一批人手,仿若忙碌的蚂蚁。
他们心里门儿清,天黑行动更方便,这等捞好处的机会,可不能轻易放过,仿若盯着猎物的猎手。
后续这几日,车马行算是生意兴隆,忙得脚不沾地,还得负责接收那些被抓的流民、贼寇,毕竟这些人往后可都是各家的佃农呐,仿若迎来新主人的土地。
每家还得备足了银子,随时准备给底下人发赏钱,犒劳大伙,仿若慷慨的财主。
这一通忙活,没个七天七夜根本消停不了,仿若一场漫长的战役。
武勋们更是磨刀霍霍,听闻手里有大杀器,对宣府的闯军压根儿不惧,还打着小算盘:
听说闯贼手里金银财宝不少,虽说事后得分润出去,可蚊子再小也是肉,这送上门的意外之财,不要白不要,谁让咱手里有家伙事儿呢,优势在咱这边,不抢可就亏大发了,仿若精明的商人。
火药局、火器局、器械局,此刻也是乱成了一锅粥,热闹非凡,仿若沸腾的热汤。
兵部、工部的官员们,平日里养尊处优,这会儿也顾不上体面了,攥着银票,扯着嗓子在工匠们跟前催个不停,仿若催命的无常。
工匠们忙得脚不沾地,嘴里塞着肉干,都来不及细嚼慢咽,腮帮子一鼓一鼓的,活像贪吃的仓鼠,仿若被驱赶着干活的劳工。
兵部、工部的官员们也没闲着,挽起袖子,亲自下场帮忙,一个个眼睛熬得通红,嗓子喊得嘶哑,却跟打了鸡血似的,兴致高昂,仿若狂热的信徒。
为啥呢?
大伙都在这事儿里入了股,为自家拼命,值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