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 **小型低成本防水无人机(数架):** 用于近海渔情侦察,帮助渔民快速定位鱼群,节省燃油和时间,提升捕捞效率。同时具备基础搜救功能。
2. **简易物联网浮标(数个):** 投放于近海,监测水温、洋流、水质等基础数据,辅助渔民判断。
3. **一套基于手机APP的简易码头调度系统和紧急呼救系统:** 整合无人机和浮标数据,提供渔情参考;实现渔船预约靠岸泊位,减少等待时间;集成一键呼救,连通镇诊所和附近救援力量。
**行动:** 顾寒渊的行动力堪称恐怖。设备一到,他亲自上阵调试(技术宅属性爆发),并拉上阿强阿力当临时助手(林晚只说不准用家族资源,没说不准用保镖的力气)。他在码头边找了个废弃的小仓库当临时指挥部。
他首先找到镇上最有威望的老船长,现场演示无人机如何快速发现近处一个鲭鱼群。老船长看着无人机传回的清晰画面,浑浊的眼睛都瞪大了。顾寒渊承诺免费为前10艘注册使用系统的渔船提供一周的渔情侦察服务。
接着,他找到焦头烂额的码头管理员,演示预约系统如何可视化泊位状态,减少冲突。管理员看着平板电脑上清晰的调度界面,如获至宝。
最后,他找到镇诊所唯一的老医生,演示紧急呼救系统。老医生看着能一键发送位置和初步情况的APP,激动得直拍大腿。
**第一桶金:** 顾寒渊的“第一桶金”来得更直接,但也充满了技术溢价:
* **渔情侦察服务费:** 免费试用期后,按次或包月收费。虽然价格定得很低(远低于节省的油钱和时间成本),但架不住需求旺盛!尝到甜头的渔民们纷纷掏钱。顾寒渊还推出了“包船包月”套餐。
* **码头调度系统使用费:** 象征性地向码头管理方收取极低的年费,但要求所有使用泊位的渔船必须安装APP(基础功能免费)。
* **紧急呼救系统“捐赠”:** 他名义上是免费提供给诊所和渔民,但接受“自愿捐助”,用于系统维护和升级。朴实的渔民们出于感激和安全保障,捐助颇为踊跃。
短短几天,顾寒渊账户里进账的金额,竟然比陈砚舟的还要可观一些!但这笔钱,每一分都浸透着他对技术的精准应用和对效率痛点的强力破解。他站在他的“指挥部”里,看着屏幕上无人机的实时画面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