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外的铜鹤灯被风刮得摇晃,灯影里,冯太后的翟衣拖过金砖,像条泛着珠光的蛇。新帝拓跋濬缩在御座里,龙袍的玄鸟纹被太后的凤纹压得发暗 —— 这是他登基百日来,太后第三次 “陪驾” 早朝。
“陛下,” 冯太后的声音甜得像蜜,“陈太保每日披星戴月,着实辛苦。哀家听说六镇粮草调度,不如交给左仆射崔宏?他是崔司徒的族侄,管账最是稳妥。” 她指尖抚过腰间的翡翠玉镯,那是太武帝大婚前赐的,“再说了,太保总揽军政,于祖制不合。”
陈五的甜灯在袖中烫得发疼。金砂凝成 “压” 字 —— 这是他收到密报后的第七次预警。他望着殿下的崔宏,对方正用玉扳指拨弄朝珠,朝珠上的南珠泛着幽光,和三个月前崔家囤粮案里的一模一样。“太后,” 他说,“六镇粮草关乎胡汉均田户的命,崔大人上月刚批了幽州三十车军粮转卖私商,这账,臣不敢交。”
殿内响起抽气声。崔宏的朝珠 “哗啦” 掉在地上,翡翠珠子滚到陈五脚边。他弯腰去捡,额头沁出冷汗:“太保血口喷人!那是... 那是军粮霉变,不得已才处理!”
冯太后的指尖顿在玉镯上。她望着陈五腰间的星枢刀,刀鞘上的 “护民” 二字被烛火映得发亮,突然笑了:“陈卿护主心切,哀家懂。” 她转向拓跋濬,“陛下,哀家听说西市的甜饼铺子新出了桂花馅,不如退朝后,哀家陪您去尝尝?”
拓跋濬的手指抠着御案边缘。他望着陈五,又望着冯太后,喉结动了动:“陈卿,你说呢?”
陈五单膝跪地,额头触到冰冷的金砖。他想起太武帝咽气前的温度,想起新帝去年在甜市抓麦芒的模样:“陛下,西市的甜饼,臣让人送进宫。但六镇的粮草,臣得盯着。”
冯太后的翟衣 “窸窣” 作响。她转身时,凤钗上的珍珠扫过陈五的脸,凉得像冰:“哀家累了。陛下,退朝吧。”
御辇启动时,陈五听见冯太后的女官小声说:“太后,崔大人的人在偏殿候着。” 他摸出怀里的甜灯,金砂散成 “险” 字,跟着新帝往御书房走。
“陈卿,” 拓跋濬的声音带着颤,“太后... 她是不是不喜欢我?”
陈五蹲下来,与新帝平视。他看见皇帝眼里的水光,想起甜南去年摔破碗时的模样:“陛下,太后疼您,臣也疼您。但有些事,得您自己拿主意。” 他指了指御案上的《均田新策》,“您看,这上面的‘胡汉同耕’,是您亲笔写的。大魏的根,在这纸上,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