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
构建传导网络是对耐心的极致考验。他需要将矿石切割成直径五厘米的圆柱体,再用火山榕纤维编织的导线连接,形成“热能管道”。熔熔趴在一旁,用爪子轻拍矿石,每当它的热脉冲与矿石共鸣时,导线就会泛起微光,这让马龙发现:生物热能能增强矿石的传导效率。他引导元素力注入导线,银灰色纹路与矿石中的铁离子产生共振,使管道成为流动的热能载体。
当第一条管道从泉眼延伸至火山洞时,已是正午。阳光穿过火山灰层,照在管道上,磁铁矿表面泛起金属光泽,内部隐约可见橙红色的热流涌动,如同岩浆在矿石血管中流淌。阿灰好奇地用鼻子蹭了蹭管道,立刻缩回脑袋——管道表面温度约60℃,正好能缓慢释放热量。
恒温洞穴的元素契约
改造火山洞的工程持续到黄昏。马龙用三层结构加固洞壁:内层铺着火山玻璃隔热,中间层是交错排列的磁铁矿管道,外层则用玄武岩碎块填实。他在洞内四角设置了热交换节点,每个节点嵌入一块火莲茎干——这种植物能稳定热能释放,防止局部过热。熔熔则趴在中央节点旁,身体的热流与管道产生共鸣,像一个活体调温器。
当最后一块玄武岩封上洞口时,马龙引导元素力激活整个网络。掌心的橙红光纹如血管般蔓延至每一条管道,矿石内部的铁离子在元素力催动下高速运动,将硫磺泉的热能源源不断地导来。洞内温度开始缓慢上升,管道表面的热流变得清晰可见,像无数条小火蛇在洞壁中游走。
“成功了!”当温度计(用火山莓汁和酒精自制)指向22℃时,马龙忍不住欢呼。熔熔兴奋地在洞内奔跑,鳞片恢复了鲜艳的橙红色,热脉冲欢快而稳定;焰羽则展开翅膀,羽毛上的金色纹路重新亮起,发出清脆的鸣叫;阿灰则舒服地打了个滚,鼻子蹭着温暖的地面,尾巴摇得像个钟摆。
岩壁上的热能星图
马龙在洞壁最显眼的位置刻下新标记:中心是硫磺泉的红色圆点,向外延伸出银灰色的矿石管道网络,管道上点缀着代表磁铁矿的紫色菱形和代表赤铁矿的红色三角,周围环绕着橙红色的热流波纹。标记旁嵌着一段正在散热的磁铁矿管道,管道表面的热流纹路与他掌心的橙红光纹如出一辙。
今夜,火山洞不再需要篝火。恒温的环境让空气变得湿润而温暖,洞顶的水珠不再结冰,反而形成滋养的水滴,落在马龙新开辟的微型耕地上。他望着岩壁上的热能星图,掌心的纹路仍与整个网络产生着微弱共鸣,仿佛成为了这座热能基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