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空气中弥漫着墨香和压抑的呼吸声。主考官乃是当朝三公之一的司徒胡广,副考官若干,皆面容肃穆,目光如电,巡视全场。
考题公布:
论当今边患频仍、吏治疲敝之根源与靖边安民之良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题目直指时弊,尖锐无比!
场内瞬间响起一片低低的吸气声。这题目,显然不是靠死记硬背经书就能应付的,它需要真知灼见,需要对现实的深刻洞察,需要经世致用的方略!
李儒心中一震,随即涌起一股强烈的共鸣!这题目,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
凉州的羌胡之患、官府的贪腐无能、豪强的无法无天……一幕幕鲜活的血泪场景瞬间涌上心头。他胸中块垒,不吐不快!
目凝神片刻,将一路所见所闻、凉州的苦难、对朝局的思考,在脑海中飞速梳理、提炼。
当李儒再次睁开眼时,目光已是一片清明锐利,再无半分紧张。
他提笔蘸墨,在粗糙的考卷上,落下了力透纸背的第一行字:
欲固邦本,必安黎庶;欲安黎庶,必清吏治、强兵备、抑豪强、用贤才。今大汉之困,首在积弊,非止边患一端……”
他引经据典,却绝不空谈。
他以凉州为例,痛陈边军糜烂、将官贪墨、装备陈旧之弊,直言此乃羌患难平之根源。
他剖析地方吏治,直指“卖官鬻爵”为万恶之源,导致“贪酷之吏,如蝗如蛆,吮吸民髓”,使民不聊生,流离失所。
他更尖锐地指出,“地方豪强,兼并土地,豢养私兵,结交官府,鱼肉乡里”,其危害尤甚于外寇,乃国之腹心大患!
“靖边之策,首在治本!”
李儒笔锋一转,提出方略:强军:汰换庸将,严惩贪墨;更新军备,足额粮饷;择良家子为边卒,许以军功田宅,提振士气。
肃贪:严查买官卖官,完善监察,重典治吏;鼓励百姓告发贪官污吏,核实重赏。
抑豪:重新清丈田亩,严限兼并;打击豪强私兵,削其爪牙;选刚正不阿之官,主政地方,严惩豪强不法。
求贤:盛赞天子“唯才是举”之策,呼吁打破门第之见,广开寒门入仕之路,使野无遗贤。“天下英才,入吾彀中,则吏治可清,边患可平,豪强可抑,中兴可期!”
字字铿锵,句句如刀!
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只有对现实血淋淋的揭露和切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