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是老吴设下的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利用了低温舱的特性,配合某种药物让陈野进入“生理休眠”状态,使得镣铐的氧化过程呈现出一种“伪造”的时间特征。
这锈迹,与三年前案发现场提取到的那把凶器上的锈迹,在显微结构下恐怕能形成完美的“时间吻合”!
老吴在用这种方式告诉我,陈野的“死亡”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伪装,一个为了引出更大真相的局。
“老吴……”我的声音沙哑,转向那个依旧在瑟瑟发抖的老人,“你到底还藏了什么?”
老吴的身体剧烈地一颤,他抬起布满血丝的眼睛,他用抖得不成样子的手,指向A舱档案柜底部一个毫不起眼的金属合页。
我走过去,按照他的指示,在合页的某个特定角度轻轻一按。
“咔哒。”
档案柜的侧壁竟然无声地滑开一道缝隙,露出了一个隐藏的暗格。
暗格里,只有一份用蜡纸精心包裹的法医报告。
我取出报告,封皮上的字迹依旧清晰:“关于沈清被害案的补充法医鉴定报告——非公开”。
我的指尖冰凉。
报告不厚,只有寥寥数页。
翻开第一页,一段用红色水笔标注的文字像烧红的烙铁一样烫伤了我的眼睛:“……尸体被发现于住宅楼后巷冷库,现场勘查记录显示冷库温度为零下18℃。但根据冷库监控日志(附件三,已封存)及压缩机运行功率曲线分析,死者遇害当晚21:00至23:00,冷库实际温度被人为调高至零下15℃,温差3℃。此温度差异虽不足以显着改变尸僵进程,但能有效延缓特定微量物证(如墙灰、纤维)在低温环境下的物理形态变化,使其更易于附着和保留……”
保留凶手鞋跟刮掉的墙灰!
我的目光迅速跳到报告的最后。
签名处,是老吴龙飞凤舞的字迹,以及一个我从未见过的私人印章。
而在报告的末尾,附着一张小小的纸条,上面只有一行打印字:“陈野‘死亡时间’:晚22点15分。以此为锚,逆推三年前。”
一切都串联起来了。
母亲案中被刻意保留的墙灰,陈野被伪造的死亡时间,老吴用自己最擅长的专业知识,布下了一个横跨十二年的局,一个用无数“不完美痕迹”精心拼凑的真相。
他用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