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型鞋底压力分布模型」。
这一系列的关联,让我更加确定这背后有着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阴谋。
"批号。"林疏桐另一只手举着手机,屏幕上是李芳刚发来的照片——小芸当年急救记录里夹着的药物清单," - 07,和这瓶的生产批号完全吻合。"她的喉结动了动,"十二年前的今天,同一个批次的神经抑制剂,用在小芸身上;十二年后同一天,同一批药出现在碎尸案断指的浸泡液里。"这惊人的发现,让我陷入了沉思,我需要时间来整理这些纷繁复杂的线索。
老吴的保险柜在冷库墙角发出"咔嗒"一声。
他佝偻着背的影子被手电筒拉得老长,金属转盘上的铜绿蹭了满手:"小沈,你妈...当年的物证袋在最底下。"牛皮纸袋边缘已经发脆,我接过来时,一片碎纸片簌簌掉在冰面上——是当年现场勘查记录的边角,我认得自己十二岁时歪歪扭扭的字迹:"墙灰样本,取自尸体右侧墙面 30cm 处。"
放大镜贴在眼皮上,冷得我睫毛发颤。
墙灰颗粒在圆形光斑里浮动,其中一粒泛着不自然的反光。
我屏住呼吸调整焦距——是医用胶布的黏合剂,透明胶体里嵌着极细的纤维丝。
三年前陈野牺牲时,他警徽被凶手扯掉一角,缺口处残留的黏合剂样本,此刻正从记忆里翻涌上来。
我摸出随身带的比对卡,纤维走向完全重合。
这一发现,让我更加坚信这些案件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胶布编号。"林疏桐突然凑过来,她的呼吸在镜片上凝成白雾,"赵阳办公室门锁的序列号。"她指腹划过我掌心的胶布残片,"技术科领的锁具,每把都有独立编号。
我上周在赵阳抽屉里见过领用登记本。"
冷库通风口的嗡鸣声突然拔高,像有人在金属管道里吹响了哨子。
张队的声音就从那哨音里钻出来,带着股说不出的冷:"猜猜看,谁在 12 年前的今天,同时出现在警局冷库和临州一中?"
我猛地转头。
他靠在双向镜前,警服领口敞开,露出锁骨处一道旧疤——那是三年前和陈野追凶时被砍的。
镜子里的倒影晃了晃,12 年前的解剖台与此刻的重叠,我看见他身后的镜面深处,12 年前的自己正缩在墙角,而现在的我正攥着墙灰样本,两个影子的手在镜中交叠。
"临州一中..."我喃喃重复,突然想起李芳说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