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看见她蹲在冷藏柜旁,戴着手套的手指正轻轻拂过柜底缝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什么东西在她掌心泛着冷光,是个拇指大小的玻璃瓶,瓶底沾着半枚模糊的指纹。
"这是..."我刚开口,她突然把瓶子塞进我手里。
隔着两层橡胶手套,我仍能摸到瓶身残留的温度——不是冷库的冷,是人体的温,像刚被谁握过不久。
这残留的温度,让我不禁猜测,这瓶子的主人是谁?
他又在这背后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林疏桐的手电筒光束扫过瓶身标签,我看见"神经抑制剂"几个字在光斑里忽明忽暗。
那忽明忽暗的字迹,仿佛在暗示着什么危险的信息。
她抬头时,镜片后的眼睛亮得惊人:"这种药...三年前陈野尸检报告里提过。"这一发现,让我的心跳再次加速,各种线索在我脑海中不断交织。
冷库的通风口突然发出嗡鸣,风卷着冰碴子打在解剖台上,两本尸检报告的纸页哗啦啦翻起来。
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吸入冰刀,冷空气在肺里肆虐,我的手脚都有些麻木,但眼前的线索却像一团火,驱使我继续探寻下去。
2010 年那页的照片飘落,我弯腰去捡,看见照片里穿白大褂的女人——是林疏桐的母亲,她胸前挂着的工作牌在闪光灯下反光,照亮了背景里那面巨大的镜子。
那面镜子,在这昏暗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神秘。
镜子里,十二年前的解剖台和此刻的解剖台重叠在一起。
我忽然想起老吴说过的话:"这面镜子是双向的,当年市局怕法医心理压力大,装来观察情绪的。"
而镜子深处,有个影子正在移动。
我的心猛地一紧,一种莫名的恐惧涌上心头。
林疏桐的指尖在药瓶标签上停顿了半秒,玻璃与橡胶手套摩擦的细碎声响里,她突然低笑一声,那声音像冰碴子砸在金属上:"沈墨,看瓶底。"
我顺着她的指尖望去。
瓶身弧度处有道极浅的刻痕,在冷光下泛着暗银色——「LZ - 03」。
这个编号像根烧红的针,直接扎进我太阳穴,让我瞬间警觉起来。
三年前陈野案现场,那把刺进他心脏的手术刀刀柄上,刻的就是这串字母数字;王建国被碎尸时穿的皮鞋,前掌磨损形成的凹陷纹路,我在报告里标注的也是「LZ - 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