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时,福瑶感同身受地频频点头。
"这位同学,你好像很有感触?"主持人突然点名。
福瑶红着脸站起来:"我...我在村里也办了个女子夜校..."
在众人的鼓励下,她讲述了青石坳的故事——从自己偷偷在窗外听课,到办起夜校教妇女认字,再到马得水带来的电脑教室。讲到动情处,她的声音哽咽了:"我们山里人不笨,只是缺机会...如果有好老师,好学校..."
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座谈会结束后,几位教育学院的教授特意找到福瑶,详细询问了山村教育的情况,还留了她的联系方式。
"保持联系,"一位白发教授和蔼地说,"你做的事情很有意义。"
回到宾馆,福瑶发现手机上有十几个未读消息——吴校长把她的发言视频发到了学校群里,同学们纷纷点赞。马得水的信息在最下面:"明天见!给你带了惊喜!"
福瑶抱着手机躺在床上,心里像灌了蜜一样甜。孙小梅在一旁偷笑,但很贴心地没有打趣她。
3.
第二天一早,福瑶就起床仔细梳洗,换上了唯一一件便装——李雪送她的淡蓝色衬衫。孙小梅看得直咂舌:"哟,这是要见谁呀?"
福瑶红着脸不答话,只是对着镜子把头发梳了又梳。
早餐后,新一批交流生抵达宾馆。福瑶站在大堂,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马得水——他穿着整洁的白衬衫和深色牛仔裤,比在村里时精神多了,却依然带着那种标志性的阳光笑容。
"福瑶!"马得水也看到了她,兴奋地挥手,随即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小盒子,"给!"
盒子里是一部崭新的智能手机。福瑶慌忙推拒:"这太贵重了!"
"不是礼物,"马得水急忙解释,"是工作需要。吴校长说以后你要经常和其他学校联系,没个好手机怎么行?算是学校配发的工具。"
福瑶将信将疑,但看到手机上贴着的县一中校徽贴纸,还是收下了。她没注意到马得水眼中闪过的狡黠——那校徽是他自己贴上去的。
上午的课程是"信息化教学实践",正好是马得水的强项。他主动请缨,协助老师演示如何用平板电脑进行互动教学,引得满堂喝彩。福瑶看着讲台上自信满满的他,突然意识到,这个曾经让她厌烦的公子哥,已经成长为一个可靠的人了。
午餐时,马得水神秘兮兮地拉着福瑶来到食堂角落:"猜猜我还带了什么?"
本小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