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月的北京,金色的阳光穿过梧桐树叶,在长安街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福瑶紧贴着车窗,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窗外掠过的景象——宽阔的马路,高耸的大楼,还有远处若隐若现的天安门城楼。
"第一次来北京?"身旁的吴校长笑着问。
福瑶点点头,手心全是汗。她穿着县一中最好的校服,头发整齐地扎成马尾,却依然觉得自己与这座宏伟的城市格格不入。
大巴驶入北京大学校园,古老的建筑与现代的教学楼交相辉映。福瑶和其他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农村学生一起,被安排在校内宾馆住下。
"两人一间,按地区分配。"带队老师宣布名单,"云南林福瑶和陕西孙小梅一间。"
孙小梅是个皮肤黝黑、扎着两条粗辫子的姑娘,一见面就热情地握住福瑶的手:"听说你办了个女子夜校?太厉害了!我们村的女娃连小学都上不完哩!"
两个女孩很快熟络起来。放下行李,福瑶迫不及待地给家里打电话。接电话的是马得水,他兴奋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到了?北京怎么样?"
"太大了...比省城还大十倍!"福瑶压低声音,"我爹怎么样?"
"好着呢!昨天还下地溜达了一圈。"马得水顿了顿,"那个...我也被选上交流活动了,明天就到!"
福瑶的心跳突然加速:"真的?"
"骗你干嘛!校长临时争取的名额。"马得水得意地说,"等着给我当导游吧!"
挂断电话,福瑶发现孙小梅正冲她挤眉弄眼:"男朋友?"
"不是!"福瑶的脸刷地红了,"就是...同学。"
孙小梅哈哈大笑:"脸红成这样,还说不是!"
2.
交流活动第一天,组织方安排参观北大校园。走在未名湖畔,福瑶被这里的学术氛围深深震撼。古老的图书馆前,学生们抱着书本匆匆而过;草坪上,三三两两的学子热烈讨论着什么;教学楼的走廊里,贴满了各种讲座和学术活动的海报。
"同学们,这里就是着名的北大教育学院。"带队老师指着一栋红砖建筑,"明天我们就在这里上课。"
福瑶仰头望着这座孕育了无数教育家的殿堂,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渴望——有朝一日,她也要在这里学习,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回大山。
下午的座谈会上,来自甘肃的一位乡村教师分享了她的经历。当讲到如何说服固执的家长让女孩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