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后北人强盛,还能达成迁都之事。
\n
明明猜到了皇帝的心思,却还是说出立秦王的言论,这自然是李祺有意为之。
\n
朱允炆是一艘注定沉没的破船,他不会把李氏绑在上面。
\n
如今他抬出皇明祖训,表面上是为秦王说话,实际上确实为将来燕王靖难继位增添一丝合理性。
\n
因为嫡次子的秦王和嫡三子的晋王,都会死在朱元璋前面,按照皇明祖训来看,本就该嫡四子的燕王继位!
\n
李祺恭敬垂着头没说话。
\n
“皇明祖训是咱所写,所管的是后世之君,咱自然不能受其约束,秦王不似人君,为大明江山社稷计,咱欲要立皇太孙,你认为呢?”
\n
李祺知道此番陛见问答第二关键的地方来了。
\n
他虽然有意为自己和朱棣添一份香火情,但那毕竟是未来之事,朱允炆这里疏远却不能敌对。
\n
他径直叩首,满面诚挚道:“陛下天纵,圣裁英断,臣下无所不从之,无所不服膺。”
\n
习惯性先拍马屁后,李祺立刻补充上了自己的想法,“只是儿臣冒昧有一言献于父皇。”
\n
“你说。”
\n
“父皇对诸皇孙拳拳之爱,儿臣叹服,太孙之尊贵,仅次于皇帝、太子。
\n
然而太子薨逝后,秦王既是嫡长之身,又兼藩王之首,秦王乃天子亲子,太孙则仅是太子之后,其身份谁尊谁卑,却是难以辨明了。”
\n
太孙当然是帝国无可争议的继承人,但太孙比起太子来,着实是差了一筹。
\n
华夏自古以来大多是子凭父贵、子凭母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