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经‘火浣布’秘法复原,所得残卷多为京城官员阴私、北疆军资流向、以及与靖王府往来的密信。涉及海疆西夷者…**只字未见**。” 他语气肯定,排除了墨衡的信息来自靖王一系的可能。
沉默。只有风声呜咽。
“墨衡入工部前的卷宗,再查。”赵琰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其师承、其祖上墨家所遗之物、其年少时可能接触过的所有‘奇人’、‘异书’…事无巨细,掘地三尺。但,”他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投向王承恩,“**只查不动,密不外泄**。朕要的是‘知’,而非‘扰’。”
“老奴明白!”王承恩心领神会,深深一躬,“定如春风化雨,无痕无迹。” 皇帝的意图很清楚:摸清墨衡超越时代知识的源头,但绝不惊动这个此刻对帝国至关重要的技术核心。这需要最高明的掌控力。
赵琰的目光重新投向远方工坊的烟火,仿佛穿透了空间,看到那个在昏暗议事厅内死死钉在海图前的年轻身影。墨衡眼中的火焰,那被“朽木之筏”刺激后近乎悲壮的执着,是真实的。无论他的知识来自何处,此刻他想要为帝国铸造海上利刃的心,同样真实。这,或许才是最重要的。
“眼下,”赵琰收回目光,语气变得凝重,“南洋之警,重于泰山。沿海督抚的密旨,务必以最快渠道发出,确保直抵其手,不容有失。另,启用‘海东青’,不惜代价,朕要在十日内,知道那支西夷舰队的去向、规模、目的!还有那些失踪的商船…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活要见口供**!”
“海东青”三字一出,王承恩的背脊瞬间绷得更直。这是皇帝手中最隐秘、代价也最高的海上情报网,非动摇国本之事绝不动用。
“老奴遵旨!即刻飞符传令!海东青之目,定为陛下洞穿万里波涛!”王承恩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献祭般的肃穆。
赵琰不再多言,转身,玄色龙袍卷动,继续向行辕走去。王承恩无声跟上。君臣二人,一前一后,在初冬塞外的寒风中,如同两柄沉默的利剑,指向南方那片暗流汹涌、危机四伏的深蓝。
***
军械所议事厅。
沉重的木门隔绝了外界所有的声音,无论是关墙上的风声,还是远处工坊的喧嚣,都被厚厚的门板吞噬。厅内光线昏暗,仅靠几扇高窗透入的惨淡天光勉强照明。空气里弥漫着陈年纸张、墨锭和一丝若有若无的铁锈味,冰冷而凝滞。
墨衡如同一尊石像,钉在那幅巨大的、泛黄的海疆舆图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