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卯时·灰烬余温
王承恩枯瘦的手指拂过一片焦黑的木片,指尖立刻沾满湿冷的灰烬。锦绣阁的库房已成废墟,曾经堆积如山的锦缎、账册、绣样底稿,如今只剩断壁残垣间冒着青烟的余烬,混杂着刺鼻的焦糊味和雨水浸透后的泥腥气。暴雨已歇,天色灰蒙,细密的雨丝无声落下,浇在废墟上,也浇在王承恩冰冷的心头。
“公公…”一名金鳞卫千户低声禀报,声音带着彻夜未眠的沙哑,“库房…彻底完了。火是从那棵雷劈的老槐烧起的,风助火势,油料、丝绢…烧得极透。弟兄们扒了一夜,只找到这些…”他身后两名金鳞卫抬着一个湿透的藤筐,里面是些扭曲变形的铜锁、烧熔粘连的锡器,以及几块边缘焦黑、勉强能看出是装订册页的硬纸板残片,上面的墨迹早已被水浸火燎,糊成一团不可辨识的污渍。
王承恩的目光扫过那筐无用的残骸,最终落在那块最大的硬纸板上。他伸出手,指尖在那片焦黑上缓缓摩挲,似乎在感受其下是否还残留着一点可供辨识的痕迹。没有。一丝一毫都没有。张廷玉,或者说靖王,借天雷之手,将这最后一条能直指其心脏的物证链,烧得干干净净。
寒意,比昨夜暴雨更甚的寒意,从骨髓里渗出来。他拢在袖中的手,正死死攥着那份誊抄的礼袍纹样比对图——靖王订制礼袍上的山川关隘暗纹,与兵部存档的北疆边防图重叠之处,被他用朱砂圈得触目惊心。此图昨夜若在,配上孙三娘的口供,足以在御前掀起惊涛骇浪。如今,口供犹在(孙氏被秘密押入诏狱,连夜酷刑下,已画押招认是张府清客张先生送来“狄人可汗寿礼”图样),但最关键的、能证明那图样就是边防图的原始底稿,已化为飞灰。仅凭一份没有原始依据的誊抄图,和绣娘指向一个“清客”的口供,想要扳倒当朝次辅,撼动背后的靖王?难如登天!张廷玉只需推说那清客早已离府,甚至反咬一口是绣娘受人指使诬陷,便能轻松脱身,甚至反戈一击!
“好手段…当真是好手段!”王承恩的声音低沉得如同地底涌出的阴风。他缓缓直起身,目光越过废墟,投向皇城方向。雨丝朦胧中,那座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宫殿轮廓渐渐清晰。他知道,此刻的朝会,怕是要掀起一场不亚于昨夜天雷的狂风骤雨了。他昨夜密报已呈御前,只言片语,点出锦绣阁线索及“天象异动”的警示。皇帝陛下…会如何应对?
“清理干净。”王承恩的声音恢复了惯常的平板无波,“所有参与此事之人,严加看管。孙三娘…给她个全尸,家人流三千里。” 他最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