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何在?!圣贤书教我们忠君爱国,难道就是教我们看着阉竖横行,屠戮士林,构陷大臣吗?!”
“周老所言极是!” 一个年轻的举子猛地站起,眼眶通红,“孙师兄与我同年中举,其为人方正,清贫自守,在京中租一陋室,俸禄大半寄回奉养老母幼弟!他若有半分贪墨之心,何至于此?!这分明是刘瑾那老贼,见李大人皇庄新法触及其爪牙利益,又深得民心,故而罗织罪名,欲除之而后快!孙师兄…不过是杀给李大人看的一只鸡!”
“不错!此乃阉党惯用伎俩!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又一个声音响起,带着刻骨的寒意,“今日是孙文焕,明日焉知不是你我?焉知不是李岩李大人?再明日,是不是满朝文武,稍有异议,便要尽数填入那吃人的诏狱?!”
悲愤的情绪如同燎原之火,在茶楼中汹涌蔓延。许多寒门出身的士子感同身受,想到自身前程渺茫,头顶更有阉党这座大山,无不心头发冷,悲从中来。有人低声啜泣,有人怒目圆睁,紧握的拳头骨节发白。
“诸位同窗!诸位大人!” 一个身材瘦削、面容坚毅的年轻官员站了起来,声音不高,却清晰有力,压过了悲愤的喧嚣。此人正是李光地!他此刻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沉痛与义愤。“孙兄之冤,惨绝人寰!李岩大人之清誉,更不容玷污!然我等在此悲愤怒骂,于事何补?徒然泄愤,正中阉党下怀!他们巴不得我们一盘散沙,引颈待戮!”
他环视众人,目光锐利:“当务之急,是联合!清流不可再各自为战!我等需联名上书,叩阙鸣冤!将孙兄惨状,将东厂酷吏草菅人命、构陷大臣之暴行,将刘瑾祸乱朝纲之铁证,公之于天下!让陛下听见!让天下百姓听见!唯有众志成城,形成清议洪流,方有一线生机!方能震慑宵小,为孙兄讨回公道,护李大人周全!”
“李兄说得对!”
“联名上书!叩阙鸣冤!”
“算我一个!”
“还有我!”
群情激愤,响应如潮。一张张饱含愤怒与决绝的联名状在人群中迅速传递,一个个名字被郑重签下,如同投下一枚枚投向黑暗的利箭。茶楼之外,悲愤的议论声浪并未平息,反而如同水波般扩散开去,流言在市井坊间飞速传播,版本越来越惊悚,东厂的暴行被不断放大,孙文焕的惨死和李岩的清名,成了点燃整个京师压抑怒火的导火索。
**文渊阁·暗室操戈**
文渊阁深处,张廷玉的书房却是一片冰封般的死寂。厚重的紫檀木门隔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