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城港3号泊位,“远望号”庞大的钢铁身躯如同一头搁浅的远古巨兽,在初冬清冷的阳光下沉默地喘息。昨日靠港时的喧嚣与欢呼已然沉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肃穆、高效、甚至带着几分紧张的静谧。鲜艳的欢迎横幅尚未撤去,在寒风中猎猎作响,与眼前这锈迹斑斑、管线裸露的钢铁现实形成微妙而震撼的对比。万里归航的史诗落幕,而属于“远望号”真正的命运乐章,才刚刚写下第一个沉重的音符。
**接管与肃清:无形的战场**
天未亮,一队队身着海军藏青色作训服、臂章特殊的官兵,以及穿着深蓝色工装、胸前佩戴特殊通行证的军工技术人员,便已悄无声息地登上了“远望号”空旷的甲板。他们的动作迅捷而专业,迅速接管了整艘巨舰的每一个角落。警戒线被重新划定,范围扩大至整个泊位区域,荷枪实弹的海军陆战队员取代了昨天的港口保安,眼神锐利地扫视着海面和天空。所有无关人员被彻底清场,媒体船也被要求驶离至指定区域。
在舰岛深处一个临时清理出来的舱室内,技术负责人孙建国正带着一支精干的电子对抗小组忙碌着。他们手持精密的探测仪器,如同进行一场精密的外科手术,在复杂的管线、舱壁夹层和通风管道中仔细搜寻。
“报告孙工!舰长室发现异常信号源,频率特殊,疑似被动式声呐采集器!” 一名队员指着屏幕上跳动的波形。
“拆!小心点,别触发自毁!” 孙建国眼神一凛。
“轮机舱附近,通风口滤网内侧,粘附式微型摄像头!”
“通讯桅杆基座,有非原厂开孔痕迹,发现高频发射模块残留!”
一个个“小玩意”被小心翼翼地拆卸下来,装入特制的屏蔽箱。这些由某些“友好访客”在船厂闲置期间或拖航途中偷偷安装的“眼睛”和“耳朵”,此刻被无情地清除。看着这些精巧却阴险的装置,孙建国和队员们的脸色都很难看。这无声的战场,其凶险程度不亚于大洋上的风暴。每一件被发现的窃密装置,都印证着这一路归来的不易,更提醒着未来道路的荆棘密布。
**初探龙潭:震撼与沉重**
在确保初步安全后,一支由海军装备研究院顶级专家和船舶设计大师组成的联合勘察团队,在贺云霆将军和许明远的陪同下,开始了对“远望号”平台的首次系统性内部勘察。
巨大的舱门被液压装置缓缓顶开,一股混合着铁锈、陈年机油和海洋咸腥的浓重气息扑面而来。强光手电的光柱刺破内部的黑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